新華社北京1月8日電 《中國證券報》8日刊發文章《可轉債新年開局表現強勢 投資者參與熱情高》。文章稱,新年伊始,可轉債表現強勢。1月7日,首日上市的回盛轉債開盤直接漲到被臨停,收盤上漲30%。此前,作為2022年首只上市可轉債,珀萊轉債上市首日大漲38.27%。投資者對可轉債表現出極大參與熱情,2022年第一周發行的兩只可轉債,網上打新參與戶數雙雙超過1100萬戶。
業內人士分析,在理財資金涌入、“固收+”進一步增長的趨勢下,2022年可轉債料呈現供不應求局面。在當前的高估值背景下,配置可轉債應遵循審慎均衡的原則,挖掘高性價比機會。
表現出較強抗跌性
2022年開市首周,國內可轉債表現出較強抗跌性。截至1月7日收盤,本周中證轉債指數小幅下跌0.38%,同期,上證指數和深證成指分別下跌1.66%和3.46%。
新券表現尤為亮眼。二級市場上,1月4日,珀萊轉債漲超30%觸發臨停,復牌后漲勢依舊,報收于138.27元,上漲38.27%。1月7日上市的回盛轉債也表現不俗,開盤即上漲30%觸發臨停。
(圖片說明)資料圖,新華社發
一級市場方面,本周發行的兩只可轉債——博瑞轉債和隆22轉債,都受到投資者追捧。博瑞轉債發行總額為4.65億元,網上發行額為2.06億元。據博瑞醫藥公告,此次可轉債發行網上申購有效申購戶數達1121萬戶,網上中簽率為0.0019%。隆22轉債發行規模達70億元,據隆基股份公告,此次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達1129萬戶,網上中簽率為0.02%,由此創造了單只可轉債打新參與戶數的新歷史紀錄。
供不應求態勢依舊
2022年可轉債新券閃亮登場并不讓人感到意外,這是2021年以來火熱行情的延續。
Wind數據顯示,自2021年12月以來,滬深市場新上市可轉債15只,首日均表現不俗,平均漲幅達31.45%。其中,特紙轉債上市首日大漲49.38%,甬金轉債上市首日漲幅達到39.74%。
可轉債為何這么火?歸根到底還是需求旺。
廣發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劉郁分析,機構不斷增強的凈買入需求,特別是純債收益率下降,降低了可轉債投資的機會成本,也促使固收類投資者不斷向可轉債尋求超額收益。
展望2022年可轉債供需情況,招商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尹睿哲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資金的入市在2022年仍然是大趨勢。同時,在利率向下的背景下,投資者對收益的追求也將帶動“固收+”進一步增長,兩方面因素將共同推升轉債的需求。預計2022年轉債凈供給量與2021年相當,而需求量將繼續快速增長,供不應求的格局或繼續存在。
警惕高估值負面影響
有機構提示,高估值在“成就”可轉債的同時,也對正股上漲潛力構成透支,尤其是在股債波動加大的情況下,高估值的負面影響或不斷顯現。
海通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姜珮珊建議,一是盡量挖掘高性價比標的機會,二是關注溢價率相對更低的偏股型轉債,以抵御溢價率的波動。
華泰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繼強表示,一季度是全年配置的關鍵,可結合正股彈性和轉債性價比擇券,偏向于中小市值、成長風格和大消費題材品種;定位合理的優質新券,尤其是明星品種引力效應下的低關注度個券也有較高的配置價值;此外,投資者仍需提防高價品種突然贖回帶來的影響。
尹睿哲建議短期適當轉向防守,待估值有所壓縮之后再擴大參與范圍。個券選擇上,他認為可關注新券上市帶來的低位進場機會,重視存量臨近到期的老券,尋找正股有估值性價比且轉債低價或者低溢價率的標的。(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