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名大人孩子系上圍裙,跟著面點老師用靈巧的雙手制作各種活靈活現的面塑。在“眾家匯”鄰里中心,一場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膠東花餑餑迎虎年制作活動正火熱開展,市北區寧夏路街道黨建引領文化惠民活動以實力“圈粉”。
市北區立足主城核心區發展實際,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作為實現城區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工程,按照“人民為本、黨建為魂、政商協同、平臺運作”的理念,探索構建群眾家門口的“基層治理服務圈”。寧夏路街道黨工委緊跟區委決策部署,不斷建強動力主軸,筑牢基層戰斗堡壘,夯實基層治理底板,用活黨群e家平臺,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構建美好生活圈。
加強網格陣地建設,讓黨建引領更“有形”
根據區委黨建引領基層治理2.0版工作要求,寧夏路街道對服務站選址、網格特色重新進行了摸底和籌劃,已打造了24處網格黨群服務站。同時,在網格陣地全面“五子”達標基礎上,突出“一站一品”特色、補齊弱項短板,先后引入了維權幫辦、養老服務、“同心共育”心理咨詢、非遺文化課堂等特色,進一步滿足了居民多樣化需求,真正把網格建設為黨員教育的主陣地、服務群眾的最前沿。
強化動力主軸,讓黨建引領更“有力”
街道注重抓好“人”這個關鍵,一方面,實施導師帶徒計劃,結合社區兩委、網格黨支部書記集訓和輪訓,通過開展“導師帶徒示范引領”、“書記講堂培先育優”、“問題會診鞏固提升”等形式,加強網格與網格間的溝通交流,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通過以老帶新、搭幫結對等方式,發揮“六個好”支部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另一方面,持續開展“萬名黨員亮旗行動”,通過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疫情防控、創城迎審等重點難點任務上加壓鍛煉的方式,強化為民情懷,引導黨員亮身份、當先鋒、做貢獻,把黨員形象樹起來,堅決做到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
探索政商協同,讓黨建引領更“有為”
積極與紅景公司對接,先期試點了三個網格服務站開展“引商入格,以商養格”工作,引入心益有成和大中恒通供應鏈有限公司賦能網格,達成“多服務+大健康”鄰里空間賦能意向,圍繞中心網格進行補充式、點陣式業態布局。同時,街道黨工委積極踐行“紅色合伙人”機制,用平臺思維做發展乘法,與青島大學團委、市北區物業管理協會、姜東工作室等41家單位簽訂共建協議,形成志愿者聯盟、紅色管家、情滿寧夏、心·陽光法律工作站等13個共建項目,引導企業、協會以信息數據、專業服務等要素參與街道基礎治理和發展。
形成治理矩陣,讓黨建引領更“有效”
街道瞄準產業發展與園區黨建發力,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樞紐,以“旗紅園興”品牌創建為主線牽引,結合基層治理工作實際,對品牌的內涵、理念和外延進行深入研究和豐富完善,構筑“黨建引領+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的治理樞紐,建設“四鏈合一+政務服務”優質高效的發展生態,打造“資源共享+跨界互動”耦合協同的商務客廳,深度融合街道區域化黨建優勢與產業園區、入駐企業發展訴求,將園區黨建和社區黨建有效結合,探索“園社聯動”模式,加強實現園區企業和社區網格的聯動交流,做好雙向賦能文章形成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建設的整體合力。一方面鼓勵企業走出園區,以高新技術等自身優勢賦能網格,參與社會治理。比如,疫情防控期間,海博科技為社區設計了返青報備登記、全員核酸檢測預登記小程序,降低人員接觸風險,提高基層治理工作效率。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園區企業為網格支部提供VR設備,打破了傳統紅色教育的時空限制,給黨員們全新的黨課體驗,深受歡迎。另一方面,組織3場基層骨干走進企業系列活動,感悟企業文化,學習企業集智攻關的創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干部不斷提升“三化一型”素養,學會用市場化思維分析企業需求,增強對經濟發展和商業模式的理解和領悟能力,更精準地為企業提供服務。
下一步,市北區寧夏路街道將進一步強化黨建統領“一核聚力”,堅持黨建引領、人民至上、立足實際,不斷豐富黨組織服務群眾方式方法,持續延伸為民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將“黨建強、發展強”的理念落到實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通訊員 莊晨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