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系統總結2021年“千兆城市”建設成果,交流推廣發展經驗,形成重點城市帶動、各城市競相發展的格局,加快推進我國“雙千兆”網絡高水平建設應用,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指導下,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山東省通信管理局聯合主辦,青島市人民政府承辦的我國首屆“千兆城市”高峰論壇,12月24日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韓夏,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凌文,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出席。會上,青島、廣州、深圳、武漢等29個城市獲評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韓夏在致辭中表示,“雙千兆”網絡是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和承載底座,在推動科技創新、拉動有效投資、促進信息消費、賦能千行百業轉型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打造未來競爭新優勢、把握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選擇。
峰會期間,青島通信網絡保障中心、青島市信息通信發展辦公室揭牌儀式暨青島市第2萬個5G基站開通儀式舉行,青島市副市長耿濤通過5G視頻連線位于董家口港的共建共享站點,并下達基站開通命令,啟動青島市第2萬個5G基站,青島5G基站正式躋身“兩萬俱樂部”。
青島市第2萬個5G基站順利開通
創新:用前沿技術手段賦能現代城市,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雙千兆”網絡以5G、千兆光網為代表,能向單個用戶提供固定和移動網絡的千兆級接入能力,具有超大帶寬、超低時延、先進可靠等特征,是“新基建”的連接基礎。今年3月,為加快推進全國“雙千兆”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并首次提出《千兆城市評價指標》。只有在“雙千兆”網絡供給能力、用戶發展狀況和應用創新水平等方面皆達標的城市,方能“晉級”成為“千兆城市”。
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凌文致辭
千兆城市是實現新技術應用和應對城市發展新挑戰的必然選擇,本質是用前沿技術手段賦能現代城市,重塑城市發展模式。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凌文在致辭中透露,“十四五”是山東數字強省建設的關鍵時期,截至目前,山東建設并開通的5G基站已經超過10萬個,青島、濟南、日照三個城市也已率先達到“千兆城市”的標準,同時工信部批復創建濟南、青島兩個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山東也將成為全國首個擁有兩個骨干直聯點的雙樞紐省份。
發布:武漢、深圳等29個城市獲評全國首批“千兆城市”
會上,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名單正式對外發布。青島、廣州、深圳、武漢、呼和浩特等憑借其優秀的建設成果出現在點亮儀式現場并就“雙千兆”建設成果展開深入交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中國酒城四川瀘州,基于5G智釀云的數字化無人工廠,實現傳統白酒釀造系統智能化,促進白酒生產由傳統模式走向量身定制。在青城呼和浩特,伊利集團作為國內首家擁有5G技術打造智慧乳業的乳品企業,率先在業內建立產品追溯程序和母乳研究數據庫,實現了各環節信息可查詢,來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蹤。在廣西柳州,“現代螺螄粉產業園區智慧云監管項目”運用“5G+互聯網云監管”,健全螺螄粉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成品銷售的全過程監管機制,確保全過程可追溯。在江西旅游第一大市上饒,充分應用基于5G技術的智慧旅游,通過景點適時監測監控,加強安全管理。青海西寧則連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省三甲醫院、市級醫院和縣級醫院的四級遠程會診信息系統,覆蓋全市68所鄉鎮衛生院(所)和917個村衛生室,形成了就診、治療、康復一體化信息動態管理。天津廣州也各自發力,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電信企業簽署“十四五”戰略合作協議,開展5G光纖網絡工業互聯網建設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隨后,內蒙古自治區通信管理局局長趙永紅、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局長鄭蕾、海爾集團CTO 劉超、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運營商網絡業務部副總裁邢濤、智云數和(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及曉梅、亨通通信產業集團總工程師史惠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做客圓桌論壇環節,共話“雙千兆網絡典型創新應用“。
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致辭
青島:跑出“千兆城市”加速度
“數字青島”“千兆城市”……已然成為青島的新“標簽”。在數字化轉型這一經濟發展的“主考卷”上,青島的得分已進入“第一方陣”?,F場,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介紹,今年,青島市提出建設 “雙千兆”城市的目標,把數字化轉型作為引領城市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系統性工程,實施“工賦青島”專項行動,數字城市建設進入快車道。截至目前,5G基站總量超過2萬個,居全省第一。全市重點場所5G網絡通達率95.87%,5G用戶占比達29.38%,5G網絡已實現主城區全面覆蓋、區市城區連續覆蓋,固定和移動網絡普遍具備“千兆到戶”的能力,5G網絡質量全國領先。獲批建設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城市,數字基礎承載能力顯著增強。聚力建設工業互聯網之都,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蟬聯全國雙跨工業互聯網之首,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紡織服裝等30多個特定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在蓬勃發展,富士康、京東方等一批集成電路項目落地建設,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行業快速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正在加速崛起。聚力拓展應用場景,在教育、醫療、就業、交通、出行、停車、養老等領域形成了500多個創新應用場景,群眾更加便利地享受高品質數字生活。
過去十年,面向家庭網絡,中國通過一次光改,實現“光進銅退”,鑄就了“寬帶中國”這一令人矚目的優異成績;未來十年,面向萬物智聯時代,以千兆光網為建設目標的二次光改已經到來。立足“雙千兆”寬帶城市的發展基礎,進一步加大全光網的建設力度,以更高品質的全光城市網絡支撐經濟發展、市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等各領域的數字化應用,將是未來我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于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