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要跟著主力走?,F在外資機構主力都在忙著買買買。
進入12月之后,北向資金連續大幅凈流入,凈流入規模已經超過610億元,其中12月第二周創出單周凈買入488億元的歷史新紀錄。從長周期維度看,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已經累計凈流入4253億元,已經超過了2020年全年2089億元的一倍,且遠超過歷年同期水平,
北向資金大舉掃貨的時候,海外市場正遭受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沖擊,而國內疫情管控有效,使得中國經濟面對數輪疫情考驗,始終展現出良好的韌性。當然,僅僅是安全性,還不足以解釋A股為何能獲得如此巨量的買入。中國獨立的寬松貨幣政策,以及由此帶來的良好經濟基本面,是A股成為全球最火資產的內在原因。
當前,中美兩大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周期已經完全背離。美聯儲被高通脹壓力搞得手忙腳亂,忙不迭地回籠貨幣。而中國通過控制樓市和大宗商品價格,較好地抑制了通脹,從而為經濟穩增長預留出政策騰挪空間。
12月6日,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由此明確了保經濟、穩增長的政策基調。同時,財政部透露近期已向各地提前下達了2022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推動提前下達額度在明年一季度發行使用,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發改委則明確提出,允許適度超前開展基建項目。目前,山西、江西、甘肅、山東、寧波、廈門等地披露將于明年一季度發行的地方債合計超過2800億元,其中新增債2500億元,占比接近9成。地方債發力提前有助于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將有力提振明年初的基礎設施投資。
良好的基本面預期,引來國際熱錢押注人民幣升值。12月上旬,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升破6.35關口,強勢站上2018年5月以來高位,央行緊急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為市場博弈升值降溫,但人民幣匯率仍是易漲難跌。
盡管從匯率角度看,外資流入加速不排除一定的投機性質,但從整體考慮,這種罕見的連續掃貨,反映出全球投資者對我國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充滿信心,良好的資產質地與外資的持續凈流入呈現正向反饋。
從外資買入的標的看,近兩周買入最為集中的是東方財富、招商銀行、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等大市值龍頭股,行業分布在金融、消費等與經濟走勢密切相關的行業,這可以進一步佐證A股得到外資青睞確實具有基本面的支撐。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