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海麗雅:“專精特新”賦能百年民企高質量發展

    海麗雅集團研發的“臍帶纜”項目成功破解深海潛標數據有線實時傳輸的世界難題。

    99年前作為國內首家繩帶實業企業,開啟扎頭繩國產化制造的先河,海麗雅集團秉持“專精特新”深耕精神,歷經百年風雨,已成為以海洋裝備產業、軍工裝備產業、安全應急產業三大板塊為主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昨日,記者來到海麗雅應急安全文化產業園,山岳崖壁救援、纜車救援……“蛟龍繩索救援訓練體系”最新研發成果及場景應用,在園區內精彩亮相。2021年,以創特種繩纜國際知名品牌和應急安全自救行業中國第一品牌為目標,海麗雅這一青島首批“專精特新”企業代表,正迸發出“高精尖”的雄厚科研實力,“待明年百年慶典之時,將首次發布企業研發的‘十大發明’,這是為國家作出的貢獻,也是屬于我們民企的精氣神!”張旭明表示。

    百年科研:從青島本土走向世界領軍

    “以青島為樞紐,建立超纖繩纜及高端裝備研發基地,向以特種繩纜為基礎的成套高端裝備領域拓展,與國內乃至世界知名科研機構院校深入合作,成為技術先導型安全保障類裝備及服務領先企業。”青島海麗雅集團董事長張旭明的戰略發展路徑愈加清晰。

    回溯百年前,海麗雅的前身——青島協成花邊廠,作為中國成立的第一家繩帶實業企業開啟了扎頭繩國產化制造的先河。1935年,青島協成花邊廠發展成為長江以北地區最大的繩帶廠家,遠銷華北數省及隴海沿線,被譽為“江北第一家”。至上世紀90年代,隨著市場競爭加劇,低附加值的繩帶產品已無法滿足企業生存。時任海麗雅掌門人的張旭明,帶著對創新的執著追求,以大刀闊斧的改革舉措,將一個瀕臨破產的小廠發展為有著“中國繩王”美譽的繩纜企業。

    憑借科研實力的積淀,海麗雅作為青島市首批“專精特新”企業,其專業特種繩纜以及相關裝備研發方面的整體技術水平一直保持國內領先地位,創造出中國繩纜界四個第一:繩纜表皮與內芯移滑度為零的“中國精度”,在196℃-560℃環境下不分解不熔化的“中國溫度”,強度是同直徑鋼纜2-5倍的“中國強度”,深入海下8000米的“中國深度”。創新產品千余種,擁有專利1600余項,是青島市首批專精特新企業,有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國專利申請50強企業、國家首批“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培育工程”企業、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山東省瞪羚企業等殊榮近百項,參與制訂國家標準4項,躍升為行業隱形冠軍企業,成為當下世界繩纜領域的領軍企業。

    開放而興:“高精尖”特種繩纜亮相

    向海而生的海麗雅,因開放而興的戰略迭代,迎來了國家海洋裝備業和海洋強國的時代機遇期,也邁向了科研實力迸發的“高精尖”黃金期。

    據海麗雅集團輪值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黃濤介紹,與“深海”項目結緣,是在一次產品展會上,負責大洋科考的國家海洋局發現了海麗雅生產的海洋繩纜,并伸出了“橄欖枝”,“科考船上的專用繩纜要求極高,當時國內使用的基本都是進口的高端產品。但海麗雅集團決定先免費為對方提供幾款產品試用,最終產品品質得到了肯定?!贝撕?,2009年7月,“大洋一號”采用海麗雅研發的深海勘探高強力繩纜,成功下探至3000米,開創了我國海洋科考首次使用國產繩纜的先河。2012年,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而為“蛟龍”號拴上一道生命之繩的正是海麗雅的應急浮標纜。這條纜繩要求長度9000米、直徑5毫米、具備30噸拉力,耐海水腐蝕、耐水下高壓,強度大、重量輕,便于在有限的空間里存貯施放,關鍵時刻能夠提起22噸的載人潛水器。海麗雅還相繼為“雪龍”號、“科學”號國家戰略先導海洋科學項目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定向研發特種繩纜,成功破解深海潛標觀測數據有線實時傳輸世界難題,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張旭明知道,除了吃苦,企業要想向更深更專領域延伸,必須重視技術和人才培養,走科技創新之路?!拔覀円欢ㄒ恍囊灰獾厝プ隼献孀诹粝聛淼漠a業,一定要做我們自己家的產品,把這根繩子做到極致。寬度做一米,深度做一公里!”張旭明說,“我們集中所有財力研發特種繩纜,買回家,拆開它、做分析做研究?!?/p>

    緊緊圍繞著一根繩子,海麗雅繼續向“深空”領域進發。2020年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宇宙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連接返回艙和降落傘的垂掛吊索是海麗雅生產的“蛟龍”特種繩纜,用高性能超纖繩纜替代笨重的鋼纜,成功助力返回艙著陸,填補了國內航天領域的纖維繩纜空白。

    2021年5月,“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海麗雅集團為其提供了著陸傘繩連接技術和特種彈性繩索裝備,用于著陸器耐沖擊試驗,這兩項技術都是探測器進入火星后安全著陸的核心環節,解決了卡脖子問題,該技術及裝備均屬世界首創。作為青島本土民族企業,貢獻了“青島智造”力量,其研發生產的特種繩纜先后遠銷俄羅斯、加拿大、德國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

    全國標桿:助力國家應急產業發展

    “爭做中國最美第一響應人!”走進海麗雅集團,矢志不移的初心探索,在企業文化中得以彰顯。經過經年累月的科研攻關,也吸引了全球創新資源的互動:其研發的車載安全應急包出口美國,高層樓宇逃生緩降器出口韓國,地震安全應急包出口日本……部分產品并入選國家安全生產“千項”推廣目錄和國家工信部編制《中國應急產品實用指南》。瞄準國家把應急產業提升為新型戰略產業的機遇,海麗雅集團審時度勢成立全國第一家由企業自主投資、設計、建設、運營的應急安全場館——山東海麗應急安全培訓中心,首創“體驗式”教學模式,首創應急自救行業第一品牌。此外,海麗雅還聯合25家企業及科研機構院校,在青島聯合發起“青島應急自救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助力國家應急產業行業創新發展。

    截至目前,公司在全國建設安全應急場館近40個,先后為全國90余萬人次進行應急安全教育培訓,有效提升了全民安全意識及安全應急處置能力,獲得國家緊急救援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站、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教學科研實訓基地等近40項榮譽資質,成為首批國家應急產業重點聯系企業。2020年,公司一舉投資3000萬元建設全國首個以應急安全為主題的文化產業園,打造成集“應創、應展、應研、應游”于一體的安全應急文化產業園區全國標桿。

    發揮實戰經驗導向的資源優勢,今年海麗雅集團開發了“蛟龍”繩索救援技術體系,針對山岳、水域、高空、狹小空間等多重情境下繩索救援技術培訓,已為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培養了上千名救援骨干力量,全面提升國內城市救援能力。

    布局未來:向全球隱形冠軍迸發

    創新是百年海麗雅發展不變的核心動力,海麗雅因此始終能與時代同頻共振。張旭明表示,未來在特種繩纜產業方面,將深耕以智慧特種繩纜為基礎的高端裝備領域,提供特種繩纜裝備的整體解決方案,向全球隱形冠軍行列進發,做世界特種繩纜品牌的NO.1。在安全應急產業方面,構建安全應急產業新型經濟運行模式,開拓應急市場新藍海。

    以振興民族產業為使命,海麗雅將以“專精特新”科技創新為己任,以匠心傳承的爭先精神,掌握產業鏈核心環節,占據價值鏈高端地位,塑造為民族爭光的品牌,誓創國際第一的健康長壽民族企業。錨定這一路徑,海麗雅在邁向全球化戰略的新賽道上,展示著青島本土民族企業的“專精特新”百年華姿。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姍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