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1年12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8%,上個月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與上月持平。這也是時隔20個月來首次“降息”。
記者采訪了解到,這是典型的“非對稱定向降息”:實體經濟與樓市,再一次被區別對待。5年期以上LPR是房貸利率的基準,此次調整未變意味著房貸利率不調整,符合地產調控、政策調結構的需要。而1年期LPR下降有助于降低企業貸款利率,也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融資成本,對債市則是偏利空。
截至12月21日收盤,滬指上漲0.88%,銀行板塊上漲1.47%,41只銀行股中僅2只下跌、11只銀行股漲幅超過2%。而12月20日,滬指下跌1.07%,銀行板塊下跌0.36%。
1年期LPR下降釋放了什么信號?
自今年7月15日全面降準以來,LPR連續5次保持不動,一個直接原因是此次降準帶動的銀行邊際資金成本下降幅度較小,尚不足以促使下調LPR。另外,在凈息差收窄至歷史低位附近背景下,商業銀行下調LPR的動力不足。而在12月15日年內第二次全面降準落地后,兩次降準累計為金融機構直接降低資金成本每年約280億元,積蓄LPR下調的動力已足夠充分。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稱,從歷史上看,由于LPR報價以5BP為最小調整步長,單純一次降準較難導致LPR利率下調,但今年兩次降準疊加6月存款基準利率機制改革對資金成本下行的累計影響或足夠推動LPR調整幅度達到最小步長,觸發LPR下調。
明明續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經濟面臨的三重壓力,表達了較強的穩增長訴求,并對貨幣政策提出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的要求,因此適度下調LPR報價以釋放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信號符合政策部署。今年三季度貸款利率呈現上升趨勢,并且貸款利率與LPR的點差較低,表明在LPR保持不變的背景下,銀行自主額外壓降的點差空間較少,因此需要降低LPR報價水平引導貸款利率下行,支持實體經濟穩步發展。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本次全面降準之所以能夠觸發LPR下調,一個重要原因是6月初存款利率報價方式做出調整,即由此前的“基準利率×倍數”改為“基準利率+基點"。改革后銀行存款成本整體上出現下行,也為銀行下調LPR報價提供了動力。
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稱,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優化成效顯著,其中存款利率發生明顯變化,短中期存款利率基本平穩,長期存款利率明顯下降,存款市場競爭更加有序。具體而言,9 月新發生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21%,同比下降0.17 個百分點,較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優化前的5 月下降0.28 個百分點。其中,2 年、3 年和5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較5 月分別下降0.25 個、0.43 個和0.45 個百分點。
降息如何影響樓市、債市、股市?
“1年期LPR降低后,對公貸款利率會適當下調,這符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改革方向。但是房貸利率和對公貸款利率不一樣,房貸利率要服從國家房地產調控大局?!蹦彻煞菪匈Y產負債部人士表示,“一年期LPR下降,而5年期不動,符合地產調控、政策調結構的需要?!?/p>
本次5年期LPR報價保持不變,主要源于當前“房住不炒”的房地產調控基調未發生改變,而監管層正在著手推進房企融資環境回暖、居民房貸發放加快等措施。若未來房地產市場繼續承壓,不排除在后續LPR報價下調過程中5年期LPR報價與1年期LPR報價同時下調的可能。
對于債市而言,明明認為,MLF利率保持不變而LPR下調將利空債市。一是LPR下調將削弱短期內進行MLF降息的必要性,后續貨幣寬松必要性降低。二是LPR報價下調表明政策仍然聚焦于寬信用和支持實體經濟。
“LPR下調將推進寬信用進程而非寬貨幣,考慮到2022年銀行信貸環境較好的預期,LPR下調或將擴大信貸規模,支持實體經濟,因此寬信用沖擊將利空債市?!泵髅鞣Q。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則表示,LPR下調或只是開始,持續降低實體融資成本,才能更好激發實體活力。對股票而言,降低實體成本,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融資成本、改善基本面需求等,有利于基本面驅動定價。眼下至2022年,貨幣流動性環境或類似2015年至2016年的狀態,“資產荒”的情形仍將延續,債?;A牢固、股市結構深化。
12月13日,人民銀行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會議表示,2022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設計,提高貨幣政策的前瞻性針對性。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潛力,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王青表示,基于2022年穩增長政策將適度靠前發力的預期,明年上半年降準將會延續,也不排除小幅下調MLF利率的可能。這樣來看,2022年上半年LPR報價還有小幅下調的空間。
銀行股整體影響小部分利好
在存款利率加點上限下調暫未明確的背景下,多位銀行業分析師依然認為,此次LPR意外下調,并未對銀行股構成利空,且對部分銀行來說還是利好。
廣發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倪軍認為,現實經濟世界是個聯動系統,降息利好實體融資的可持續性,從而穩定經濟增長降低信用風險。實體回報率的下行如果不及時地反映在貸款利率上,實體債務的可持續性將下降,信用風險暴露帶來的沖擊將遠大于息差沖擊,銀行估值變動的主要驅動因素就是資產質量。
“厘清這一點就知道,降息對銀行可以是利好。事實上,過去多輪銀行股價上漲都發生在息差下行的過程中,銀行股是總量相關行業,息差的邏輯只是在個體比較中才有意義,而且是在資產質量風險緩和的環境下才有意義?!蹦哕姳硎?。
據中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肖斐斐測算,一年期LPR下降0.05個百分點對明年全年貸款收益率和凈息差的影響分別約為-0.0011、-0.006個百分點。此外,考慮到全面降準落地以及存款定價規范的延續,負債成本對于息差平穩有望發揮抵補作用。對于銀行個體而言,中長期限貸款或零售貸款占比較高的銀行,影響相對更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揚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