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模式獲高度評價!全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觀摩會在青召開

    12月20日,全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觀摩會在青島召開,來自濟南、棗莊、濟寧、煙臺、淄博等5個地市約100名與會代表對膠州、萊西的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了現場觀摩,萊西實現廚余垃圾變廢為寶,千畝葡萄大棚用上專供生物肥,膠州建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房等創新垃圾分類舉措受到觀摩團高度評價。

    膠州:走出了一條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新路子

    20日,與會代表們觀摩了膠州市春曉苑小區、第六實驗小學、卜落林村、小荒村、律家莊村、垃圾分類宣教中心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等,并聽取工作介紹。其中,春曉苑小區堅持“一統領、四聯動、五公開”工作機制和“多措并舉,四色宣教”等垃圾分類工作方法,以黨建引領促思想認識之變,形成“一人帶一戶、一戶帶一樓、一樓帶一片”的良好氛圍;第六實驗小學建設了時尚新穎的垃圾分類宣教中心、設置了功能齊全的垃圾分類收集站,組織全校師生開展一系列垃圾分類教育工作,成立垃圾分類宣傳志愿隊,通過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設立宣傳櫥窗和班級公告欄等形式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并組織開展宣傳互動活動,切實推進校園垃圾分類工作;卜落林村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三化”目標,建設了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房、“廚前垃圾”陽光堆肥房,通過黨建引領、精分精投、獎優罰劣,走出了一條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新路子,相關經驗被《中國建設報》專題推廣。

    其中,小荒村探索推廣“紅色”黨建+“綠色”低碳生活的創新工作模式,堅持黨建先行,落實網格責任,實施“二次四分法”垃圾分類模式,強化硬件設施,健全收運體系,引進生活垃圾自動分類資源化處理一體機,實現生活垃圾自動分類、粉碎、無害化處理;律家莊村堅持黨建引領,實行垃圾分類“五亮”制度,每月按照“四率一度”標準進行“紅橙黃藍綠”五色星評級,推行“廚前垃圾”單獨分類模式,將收集的“廚前垃圾”通過陽光堆肥處理制成有機肥,用于庭院花卉、小菜園追肥,實現垃圾不出村、就地利用的目標。

    萊西:垃圾分類變廢為寶,千畝葡萄大棚用上專供生物肥

    當日,與會代表們觀摩了萊西市產芝村、溝東新村、生活垃圾處置中心、垃圾分類宣教中心、紫悅府小區、譚彪莊村、洙河花園小區,對當地垃圾分類工作典型經驗、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等工作進行實地調研。其中,產芝村實行“支部書記包村、兩委包組、黨員干部包戶”,將垃圾分類落實到“門前三包”和村規民約中,分類督導員在駐桶指導時,按照“一開二看三提醒”的步驟進行現場指導。溝東新村,建立“德者有得”道德積分累計機制,設置一處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超市,將原有養殖棚改造為廚余垃圾堆肥間,廚余垃圾、瓜蔓、葡萄葉、牛糞等農業生產廢棄物就地堆肥,為千畝葡萄大棚專供生物肥。生活垃圾處置中心,占地3500平方米,年處理量最大可達1萬噸以上,酵素年產量可達120噸,為本鎮及周邊20個村莊堆肥提供技術支持,不僅降低了廚余垃圾處理和運輸成本,而且得到直接返田的優質有機肥,為該鎮的種植業提供了便利條件。

    此外,萊西市垃圾分類宣教中心,設有分類百科區、影音教學區、互動答題區、科學處理區四大區域,運用“1+2+3”機制,即依托1處宣教中心,通過“聯合+宣講”兩種方式走進校園、走入社會,組織黨員、學生、職工3類群體定期走進宣教中心進行學習互動,切實將宣教成果轉化為實際成效。譚彪莊村將村莊散落的分類桶點全部撤除,建成一處集中收集點,完成撤桶并點;2020年,獲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莊”;2021年,增設村級廚余垃圾處置設施,開始探索廚余垃圾的就地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打造廚前垃圾就地就近處理的青島模式

    近年來青島市創新建立“垃圾分類”工作模式,從強化組織、智能監管、閉環鏈條、長效機制四個層面精準發力,全市城鄉居民養成了“好習慣”,分出了“新時尚”,成功探索出廚前垃圾就地就近堆肥,實現生活垃圾源頭減量、資源化再利用的“青島模式”。青島市已連續兩年將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列入市辦實事,累計撤除“小、散、亂”桶點9000余處,升級改造投放桶點4600余處,273個居民小區已實現定時定點投放。近日,青島市出臺了《青島市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實施方案》,計劃利用三年的時間,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率100%,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0%以上的目標,鞏固城鄉環衛一體化成果,保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最終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全面實現有齊全的設施設備、有成熟的治理技術、有穩定的保潔隊伍、有長效的資金保障、有完善的監管制度的治理目標。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青島市共創建全省城鄉生活垃圾分類示范試點鎮街10個、生活垃圾達標街道64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300個、生活垃圾分類達標示范小區76個、建設鎮級生活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終端24處,在農村地區積極探索生活垃圾分類“四分四定”(分類投放定點、分類收集定時、分類運輸定車、分類處置定位)全鏈條處理模式。下一步青島市將全面推進《關于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若干意見》的落地實施,實現體制機制進一步理順,宣傳動員進一步精準,分類體系進一步完善。實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十、百、千”三年集中攻堅行動,計劃創建1個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縣、3-5個省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區(市),30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鎮(街道)、600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社區),2000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戶,實現“四分四定”分類體系全覆蓋,率先在示范區域打造農村生活垃圾零增長、廚前垃圾就地就近處理的青島模式。

    據悉,此次觀摩會持續三天,全省15地市300余人將分三批對青島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現場觀摩。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