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陽下山東青島的萊西湖,沙鷗翔集,錦鱗戲水,蘆葦蕩漾里梅花鹿群留足湖畔自由嬉戲,水天一色間,如織游人沉浸其中流連忘返,放眼望去一片人與自然的和諧之景。日前,市民在萊西湖發現7只野生丹頂鶴,還有不少數量的大天鵝、灰雁、野鴨等伴隨左右,好的生態環境吸引鳥兒不愿離開。而這一切,得益于萊西市學史力行,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變廢為寶促進生態文明。
秸稈轉化利用發電
隨著秸稈禁燒在農村的廣泛宣傳和大力管制,農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在萊西市黨委政府引導下,科技水平的提高也使秸稈變得更加有用,催生了和秸稈相關的秸稈經紀人新職業、新產業?;厥盏慕斩捒捎糜谵r業種植養殖、生物質發電等領域,有效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還給農民帶來額外收入。
在萊西市望城街道青島琦泉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一輛輛滿載著成捆秸稈的農用車正從各個方向的收儲站駛來,村民許煥春正在指揮車輛有序地過磅、卸貨??粗诲e前景的秸稈行業,今年許煥春也加入到了經紀人的行列。目前,萊西市有越來越多的經紀人參與到秸稈回收的工作中,經紀人的出現,解決了老百姓麥收秸稈處理難的問題。該公司料場負責人陶鵬介紹,從2017年的十幾位經紀人,年收儲1500噸左右,發展到今年的六七十位,已經收儲了3500噸,預計能達到5000噸左右。而這些在農民眼中的“廢棄物”,卻是企業發電的“綠色能源”。
青島琦泉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是萊西市首家生物質綠色直燃發電供熱項目,可消化掉萊西市所有農林生物質廢棄物,同時減輕傳統秸稈焚燒帶來的環境壓力?!巴ㄋ椎刂v,我們的發電就是‘吃進廢料、吐出電能’,走的是一條資源循環利用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新路子?!碧争i說。
進入廠區集控室,記者看到前期加工好的秸稈、果樹木等原料通過輸料系統進入生物質鍋爐燃燒,經熱動能轉換進行發電,整個發電全程由集控室控制,全程智能化。據技術人員介紹,這些農業廢棄物燃燒產生的煙氣經除塵脫硝等設備處理后,完全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產出的草木灰,還可用于農田作為有機肥料。
“我們每年可消耗秸稈、花生殼、枯樹枝等生物質燃料30多萬噸,能徹底解決農村秸稈處理難、存放難的問題,而且生物質發電排放的二氧化碳與生物生長時吸收的二氧化碳可達到碳平衡,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改善了大氣環境。陶鵬介紹,公司年發電量可達3億度,節約煤炭3.6萬噸。
秸稈轉化成肥育田
青貯做飼料、氣化生能源、還田成肥料,玉米秸稈也變廢為寶。據了解,今年萊西市73萬畝玉米秸稈轉化利用變廢為寶,其中50萬噸玉米秸稈青貯轉化成奶牛優質飼料。
過去的玉米秸稈往往被農民當成“燒火草”,造成了資源浪費。今年以來,萊西市通過大力發展畜牧業、推廣生物新能源等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推廣青貯、反應堆、氣化、還田等秸稈循環綜合利用模式,轉化玉米秸稈,使其變廢為寶。
在萊西,農民還青睞于采用秸稈反應堆技術生產瓜菜?!敖斩挿磻旬a出的氣體,不僅能控制病蟲害發生,還可以提高甜瓜產量。”馬連莊鎮高格莊村棚農高永奎說起秸稈反應堆的好處如數家珍。高永奎今年種了12畝大棚甜瓜,純收入8萬多元。他種的甜瓜個大、質脆、味道特甜,總是比別人多賣2角錢。
據高永奎介紹,“反應堆”就是把作物秸稈,經專門的菌種處理后,埋入大棚地下,然后再栽植甜瓜。這樣一來,大棚內地溫和氣溫都可提高2攝氏度左右,二氧化碳濃度由原來的3000PPM增加到12000PPM,化肥農藥使用量卻減少了一半。因此,他種植的甜瓜是綠色的,而且每畝增產30%。
萊西市推廣的秸稈反應堆技術,利用秸稈產生的二氧化碳和熱量,發展冬暖式設施瓜菜大棚基地,大大提高了蔬菜產量和品質,全市已推廣了4000余畝秸稈生物反應堆,每個大棚年節本增效2000元。店埠鎮東莊頭村采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建起一座大型秸稈氣化站,常年為全村600余戶直供燃氣。像這樣的大型秸稈氣化站,萊西已建成12個,每年為每個農戶節省資金七八百元。
今年“三秋”,萊西市還重點推廣了以玉米聯合收獲、秸稈還田、小麥免耕播種為核心技術的保護性耕作技術,為玉米秸稈成肥變寶辟新徑。據萊西市農技員毛光耀介紹,保護性耕作技術保水、保肥、保土地,土壤貯水量可增加 15%,水分利用率提高23%,土壤有機質增加0.06%,可使小麥畝產量提高10%,并且保護生態環境。
廢棄物進池變沼氣
通過生產清潔能源沼氣,來消納處理畜禽糞污、植物秸稈,稱不上高科技;但大型沼氣項目建設,以其高效率、大處理等優勢,將農村大量廢棄物變廢為寶,解決的是農村大氣、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人居環境污染的大問題,開拓出的是一條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建設“美麗鄉村”的新途徑。
近日,一處大型沼氣項目在萊西市沽河街道辦事處竣工投產。這個由青島中清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沼氣工程項目,是目前我省厭氧反應器單體容積最大的沼氣工程項目,規劃總投資19018萬元,設計能力為日產沼氣2萬立方米、年產沼氣730萬立方米。
據了解,這一大型沼氣工程項目若全部達產,可消納方圓20公里范圍內的牛糞、雞糞、農產品加工廢棄物以及植物秸稈等,每年可替代標煤4416噸,減排二氧化碳11764噸,減排二氧化硫98.9噸,實現有機廢棄物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同時,工程產生的沼渣、沼液作為優質有機肥,可施用于農田,具有改良土壤作用,既減少了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又能增產增收,形成“養殖 (種植)——沼氣——沼肥——種植”的良性循環。
垃圾分類處理變寶
萊西市是農業大縣,種植業和養殖業產生的生物質資源非常豐富,每年在農業生產加工以及銷售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數量日益增多,大量的有機質資源被浪費。這一難題怎么解決?
為此,萊西市創新工作思路,在各鎮街建設了生活垃圾處置中心,引進了垃圾分類整鎮推進系統化解決方案,將原本難以處理的尾菜、秸稈、人畜禽糞便、廚余垃圾等有機廢棄物進行統一規劃,集中處理變廢為寶。生產出具有提質增效和生防效果的生物多效堆肥,就近消納使用,降低了廚余垃圾處理和運輸成本,解決了污染問題,并得到直接返田的優質有機肥,提高了土壤地力。
據悉,萊西市在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中,綜合運用技術手段,探索破解農村垃圾分類難題,不斷優化有機廢棄物無害化、資源化利用途徑,為末端垃圾處理減負。目前,萊西市12處鎮街861個村莊,現已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建成鎮級垃圾處理終端項目3處,年產生有機肥10余萬噸,主要用于高效農業生產。
“我們引導老百姓把廚余垃圾、農業生產廢棄物集中到生活垃圾處置中心,在霉菌的作用下,通過好氧高溫發酵,加工成有機肥料,不僅將垃圾合理處置利用,并且起到變廢為寶,用于農業生產當中?!比R西市日莊鎮分管垃圾分類工作人員于乃臻介紹。
在萊西市日莊鎮溝東自然村葡萄園內,村民們正用發酵加工好的肥料進行施肥。溝東自然村村民高大偉說:“將秸稈、花生皮、廚余垃圾合理回收利用,發酵成功后施于葡萄地,不僅節約了投資成本,而且在疏松土壤、提升葡萄口感和品質上發揮了重要作用?!?/p>
萊西市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在農村通過定時定點集中投放和上門收集,建設分類示范村莊,推動農村,按照“先易后難、示范帶動”的原則分類。部分基礎條件較好的村莊采取與城區相同的模式,其他村莊則在農戶門前設置戶用小型分類桶,由指導員逐戶上門收集、指導,二次分類后集中收集至存放點。以點帶面推進,試點廚余垃圾就地處置和資源化利用。聯合市場化專業公司,在農村探索試點鎮街、村級廚余垃圾終端處置項目建設,通過廚余垃圾和農村果蔬垃圾堆肥發酵的方法,生產有機肥就地返田,實現廚余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和就地處置,減少外運處置成本。目前,萊西市已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覆蓋,建立了城鄉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運行管理體系,獲評“山東省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縣”。
如今,綠水青山所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正在源源不斷地轉化為助力萊西市高質量發展的金山銀山,北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青島市裝配式超低能耗及綠色建筑產品生產示范產業基地等一批批綠色高端制造產業項目紛紛落地萊西。繼2018年萊西市獲得“中國綠色發展示范城市”榮譽稱號之后,2020年萊西市又獲得全國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通訊員 程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