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西海岸新區濱海街道:打造和諧大院,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近年來,全國首個融合創新核心區落戶青島西海岸新區古鎮口,中鐵世博城開城納客,東亞海洋合作論壇、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大會等多項重大展會成功舉辦,古鎮口大學城內高校逐漸建成招生,青鐵華潤海洋智慧小鎮等大項目開工建成。在眾多高端項目推動青島西海岸新區濱海街道快速發展的同時,對濱海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濱海街道審時度勢,積極應對,突出特色,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服務”,精心打造“濱海和諧大院”?!昂椭C大院”以《左傳》所出“如樂之和、無所不諧”為文化設計理念,引入“合院”概念,啟用以來,各項工作制度完備,各類服務流程順暢,為民辦事作用發揮良好,成為濱海街道和諧穩定大局的重要基石。

    “三個體系”強運行。突出服務導向、實效導向,創新三個運行體系:一是服務體系“一大院”。充分發揮“進了一個院、就是一家人”的文化情感,以空間集聚、職能整合促進服務提升,搭建了總面積2500平方米的綜合服務場所。通過整合優化黨建傳習、群眾信訪、便民服務、司法調解、心理咨詢、志愿服務等職能,其中,便民服務大廳300余平方米,整合街道民政、勞動保障、計生、國土、公共法律服務等與群眾密切相關的200余個服務項目,并全面推行“幫辦代辦”、微信代辦等服務,近三年來,累計辦理業務30余萬件,100%實現讓老百姓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二是指揮體系“一中心”。 濱海街道成立黨工委書記為主任的基層治理工作委員會,定期研究部署,全面統籌領導,專設社會治理聯動指揮中心牽頭抓總,打破部門壁壘,整合綜治、公安、安監、城管、執法、社區等部門,用好做實聯勤聯動機制,切實發揮聯勤聯動在重大活動維穩、綜合疑難問題化解等重點工作中的整合作用。三是支撐體系“一平臺”。開發“治聯濱?!敝悄芤惑w化信息指揮平臺,主動對接區級平臺,打通數據接口,承接鎮街職能,實現公眾投訴、網格上報、群眾來信來訪等信息的受理、分派、處置、核實、督辦都在一個平臺完成,實現多渠道受理百姓訴求、多維度分析動態預警、全流程記錄辦理情況、全過程督辦提高效率,目前,平臺已受理問題建議10315件,有效辦結9886件,辦結率達95%,群眾回訪滿意率達到94%。

    “三個隊伍”創品牌。一是突擊標兵品牌。對街道38名專職網格員實行區、街雙重管理,制定街道專職網格員管理考核辦法,用制度管人、憑績效考人。大力發揮專職網格員的突擊標兵作用,參與了流動人口大排查、上合峰會安保維穩、掃黑除惡宣傳、環保督察整治、經濟普查、疫情防控等活動160余場次,有力地服務和推進街道中心工作。二是志愿服務品牌。成立以“濱海義心”為品牌的社會治理聯合會,匯聚港灣學院、青青島、小雨點、曉寧公益、聚大洋藻業、長青集團等40多家企事業單位、高校、社會組織及眾多志愿者。2020年,新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入駐濱海和諧大院,青島理工大學社工團隊跟進,社區社群組織培育,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三社聯動”,先后開展“濱海義心”治理服務項目30余項,其中包括老年人關愛、青少年服務、軍民社區參與等類別,輻射16個社區,直接受益1.8萬余人次。三是流動驛站品牌。緊貼季節特點和工作需求,讓2個社會治理流動工作站“動起來、靚起來”,先后在海軍公園、大珠山風景區、六和社區、中鐵世界博覽城等重點場所布設,設定5條巡查路線,每天巡一線,五天巡一遍。三年以來,流動工作站為游客提供各類服務300余人次,服務社區群眾200余人次,涌現出流動車司機畢吉運海軍公園勇救落水老人、大珠山景區救助受傷游客等先進事跡。

    “三個維度”促治理。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依托黨建傳習活動室,組織開展主題黨日、干部論壇、黨員培訓、“導師育才、青年成才”等活動百余場,進一步提升黨員干部干事創業能力。在安保維穩、征地拆遷、環境整治等重大保障任務中擔當突擊隊、爆破手,創造了平安、和諧、快速的“濱海征遷模式”,“文明上墳、無煙祭祀”已連續五年在濱海落實推進。主動開展心理服務。聘請專業心理咨詢師在和諧大院“坐診”,免費為群眾提供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并通過“迎進來”“走出去”“深下去”等方式,定期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結合征遷村改、救弱幫貧等特殊領域,與工作人員一同入戶做工作,全面提升轄區群眾心理健康水平,開設關于社會心理健康體系建設的“青少年周末成長加油站”、“七色花成長營”、“周二咨詢進社區”等項目,成效顯著,受眾廣泛,得到群眾一致認可歡迎。創新機制“真情信訪”。突出穩定職能,將司法、法律服務等棘手問題的部門在大院集中辦公,讓群眾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找到解決途徑。堅持把機制創新作為提高相關工作質量的關鍵來抓,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建設了標準化接訪室,規范調查程序,由此進一步促進了社會大局的和諧穩定。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范鎮 通訊員 崔啟昌 孫雯麗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