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我是‘老黃河’,黃河的脾氣我最懂?!闭勂鹕峒壕热说挠⒂率论E,七旬老人林存良淡淡地說。這位利津黃河河務局退休職工,先后四次在湍急的黃河中救出落水者。
2020年7月27日,時值汛期,黃河正以273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穿利津水文站而過,東關控導工程處,水流湍急,波浪翻滾。
“有人落水了,趕快救人??!”正在5號壩頭的林存良循聲望去,百米外的6號壩附近,落水者的身體已經沉到河里,只露出一點衣服漂在水面上。情況危急,林存良立即狂奔過去,瞄準位置,縱身一躍,跳入黃河,將人救起。事后,他拒絕了被救人員家屬送上門的感謝金,“碰上了,咋能不救?咋能要錢!”
前不久,在第八屆全省道德模范表彰會上,林存良等人獲評見義勇為道德模范。
“碰上了,咋能不救?”一句樸實的話語,詮釋了許許多多的普通人,在危急時刻、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時,在瞬間所作出的義勇之舉。
2020年9月1日凌晨4時許,青島市市南區八大湖街道高郵湖路社區居民欒德鑫正在家中熟睡。單元樓突發燃氣爆燃,現場一片火海,濃煙滾滾。危急關頭,欒德鑫撥打119、120電話,挨家挨戶敲門提醒,疏散群眾,并勇闖火海,救出命懸一線的405一家四口和已經受傷的406母女倆。由于欒德鑫行動及時,火勢迅速得到控制,最大限度減少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遇難就幫,該伸手時就伸手!”欒德鑫把這句話當作日常工作生活的信條。面對意外失足落水的女游客,他僅用時幾分鐘便成功救起;面對感情受挫跳海輕生的年輕小伙,他在醫護人員到來之前進行急救……自2008年在青島奧帆中心從事安保工作以來,欒德鑫用自己的滿腔熱血和專業技能守護著這片港灣。
2019年12月3日中午,棗莊市臺兒莊區泥溝鎮姜莊村村民楊長征,正和朋友在一家小飯館吃飯。嘈雜聲中,一位女孩一邊拼命狂奔一邊喊救命,不遠處,一個男孩手持尖刀死命追趕。女孩的脖子已經被刀劃破,鮮血直流。
面對明晃晃的尖刀和男青年,楊長征立刻甩掉筷子,徑直向兩人追去,同其他幾位路人合力將男孩制服,從刀口下救出了女孩的生命。事后,面對女孩及家人的感謝,楊長征想了半天,“憋”出一句:“這都是我應該做的?!?/p>
類似這樣“應該做的”事,還包括楊長征在外地工作期間,把受傷缺氧的工友背上井救治等四次見義勇為行為。
道德模范見義勇為、迎難而上。他們是普通人,卻在危急關頭不顧個人安危,奮不顧身沖上前去,同不法分子斗爭,同災害事故搏斗——
臨危不亂的救火“少年英雄”路興路,托舉墜海男孩的鄉村教師倫學冬,黑夜兩蹈冰河、勇救兩條生命的李金華,挺身而出、制止施暴行為的王云波、劉民香,“三進三出”火災現場、搶救出癱瘓老人的韓超、杭士鎮,不懼巨浪、義救兩名溺水兒童的柏軍、梁文強,視救援為己任、臺風天解救被困驢友的志愿者尹起賀……
在“厚道齊魯地”的熱土上,涌現出眾多見義勇為的英模人物,他們用英雄璀璨的光輝點亮現實世界,引導人們崇德向善,砥礪奮進,筑牢崇尚正氣的精神堤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