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2021年青島市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績效評價暨現場觀摩會在萊西市召開。市農業農村局副局級領導干部徐振峰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邀請中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考評牽頭單位——江蘇省農學會李寅秋秘書長現場點評指導。會議現場觀摩了西山陽光果蔬專業合作社、萊西金豐公社農業科技化社會服務公司等農業科技示范基地,項目區市以PPT方式對全年工作進行匯報。
“青島近幾年項目建設抓得實、抓的細,中國農技推廣信息平臺填報考核位于全國項目省市前列,鎮街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和科技社會化服務組織有機融合、互為補充的做法新穎,值得推廣學習”。參會專家對項目建設進行績效評價,受農業部科教司委托,江蘇省農學會李寅秋秘書長對青島市項目建設給予高度評價。
創新服務模式,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添動力
青島市農業農村局下發了《2021年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任務實施方案》,創新市農技中心專家團隊、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共同參與的服務模式,依托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培育農業科技示范主體等平臺,開展主推技術示范展示、技術指導和培訓等工作。
今年以來,爭取中央財政資金500萬元,在膠州、平度、萊西3個區市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和補助項目,推動各項技術成果的落地落實。
廣大農技人員在“三農”主戰場,通過科技下鄉、科技大集、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推廣、網絡在線指導等方式,為農民朋友提供技術支持,為抗擊臺風、寒潮等自然災害提供技術指導。
廣大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組織在科學種植、植保飛防、健康養殖等服務提供社會化服務,為穩糧增收做出了貢獻。
突出示范引領,強化標桿典型培育激活力
通過項目現場觀摩,采取“看、比、聽、查、問、評”等方式,交流經驗、培樹典型,今年全市開展觀摩展示活動42場次,2260人次,建設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9處,培育主體1010戶,示范帶動農業種植面積13.8萬畝、農機3200臺(套)、畜禽養殖150萬頭。
比如,萊西市青島西山陽光果蔬專業合作社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栽培的陽光玫瑰葡萄,主推避雨設施栽培、有機肥替代化肥、綠色防控、每畝控產4000斤左右等新技術,形成標準化技術管理體系,解決了小農戶種植標準無法統一的問題。
目前,基地已經實現了標準化、機械化、肥水一體化、綠色防控等科學管理體系,建成了占地面積1000余畝的避雨設施葡萄產業園,生產的精品陽光玫瑰葡萄顆粒大、甜度高、耐儲存,價格接近20元/斤,每畝收益4—6萬元左右。
依托項目建設,主推農業生產技術壯實力
為加快我市農業新技術、新模式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全面提升科技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不斷提高農業生產者科學種養技能水平,圍繞現代農業高質高效、綠色增產、資源節約、生態環保、質量安全、熟化集成等要求,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區市(單位)推薦、專家評審遴選,聯合市科技局發布糧油、蔬菜、果樹、畜牧等主要農業領域技術、模式30項,其中畜牧工作站推薦的“畜禽養殖源頭減排關鍵技術 ”遴選為全省主推技術。主推技術覆蓋項目建設的全部基地和主體,到位率達100%,成為為全市農業發展可推廣、可復制的樣板。
2021年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納入青島市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內容,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第一批項目清單,工作情況得到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第二巡回指導組高度評價:青島市工作接地氣、聚民心、有實效,經驗值得推廣。
今后,全市將進一步推進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建設,以農民需求為中心,通過推進項目建設,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技術指導,輻射帶動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和新模式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把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辦成一項接地氣、聚民心、有實效的工作,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李娜 視頻制作 王均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