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富管理藍海方興未艾!
隨著中國經濟的穩健發展,我國居民快速積累的個人財富、旺盛的金融資產投資需求和豐富的資管產品已形成共振。麥肯錫的一份報告顯示,到去年底,中國個人財富資產已達205萬億元,預計到2025年總體規模有望突破330萬億元,中國財富管理的市場潛力和空間不可估量。
大眾對于財富管理日益旺盛的需求,令財富管理市場的業務范圍大大擴展,財富管理機構的重要性和價值日益凸顯。銀行作為金融業的支柱,是財富管理的重要參與者;另一面,財富管理也成為銀行業轉型發展的新抓手。
萬億市場今猶在!一個財富管理新時代逐漸展露出壯麗版圖。
身處巨大潛力和機會的財富管理新時代,青島銀行為強化財富管理能力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謀篇布局。
青島銀行成立于1996年,是我國首批設立的城市商業銀行之一,也是國內第二家A+H股上市城商行,資管業務一直是其重點發展的板塊之一。25年來,青島銀行先后設立了私人銀行、理財子公司、社區銀行等財富管理板塊,從社會財富金字塔頂端產品到居民基礎理財一一涵蓋,全方位布局財富管理業務。尤其2018年以來,青島銀行不斷守正出新,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為客戶財富創造價值,理財業務實現逆勢增長。
成立25年的青島銀行,始終跟隨市場變革,堅守穩健發展之道,在財富管理新時代浪潮下,找到了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徑,一路疾馳。
資管崛起,中長期的財富管理布局
2014年2月,青島獲批全國唯一以財富管理為主題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全面開啟了金融改革創新與國際接軌管理財富、創造財富的航程。緊踏青島財富管理試驗區建設的節拍,青島金融業始終持續“加速跑”,成為拉動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作為青島人自己的銀行,為城市引入更多財富之水成為青島銀行與“財富青島”同頻共振的首要之義。
青島銀行負責人表示,青島成為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這是全市經濟和金融領域的大事,也為青島銀行帶來了新一輪的挑戰與機遇。作為法人銀行,青島銀行將在財富管理方面起到應有的作用,不斷創新、豐富金融功能。
2017年以來,青島銀行緊跟青島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步伐,將財富管理業務定義為私人銀行戰略發展指標,立志建設“立足山東,服務山東”的最優財富管理機構,通過持續豐富財富管理產品貨架、引入“資產配置式財富管理”體系、培養財富管理團隊服務能力、強化市場研究支持等一系列措施,不斷塑造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品牌力,構建出青島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發展的“基石”。
青島銀行私人銀行于2011年3月正式成立,是國內第一家開設私人銀行業務的城商行。憑借區域總行級法人銀行的優勢和國際化的私人銀行服務理念,依托外方股東意大利聯合圣保羅銀行(ISP)資深私人銀行家加盟的國際化專業團隊,引入西方私人財富管理的先進經驗,為山東地區高凈值客戶提供涉及投融資、保障規劃、法律、稅務、教育、財產傳承等領域的綜合財富規劃和動態私人財富管理顧問服務,贏得山東半島眾多高端客戶的信賴和支持。
近幾年來,為了提升高凈值客戶增值服務品質,青島銀行依托專業優勢,建立起涵蓋現金類、固定收益類、權益類、保障類等完備的產品體系;并細分各品類產品風險特征,完善產品層級;加大優質固定收益類高端產品供給,創設結構化理財產品,遴選優質公募基金產品,業務產品線持續豐富,得到了客戶廣泛認可。
此外,為使高凈值客戶了解青島銀行“創富、守富、傳富、享富”財富管理理念,青島銀行精心籌辦系列專屬尊享活動,通過青島銀行杯高爾夫大賽、全球頂級腕表品鑒會、私享游艇會等增值服務平臺,高凈值客戶進一步體驗到青島銀行財富管理暨私人銀行服務品質。
理財子入場,推動資產管理迭代升級
自2018年,各家銀行設立的獨立法人理財子公司成為大資管時代下銀行理財轉型的最重要變量。銀行理財子公司作為資管行業中的新生力量,將深刻改變資管行業的市場格局——理財子公司的加速入場,不僅促進了資管行業更高質量發展,也推動著銀行理財業務回歸本源——支持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
2020年伊始,青島銀行再次迎來高光時刻。2月,青島銀行獲準籌建青銀理財子公司;11月,青島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開業。其是目前唯一一家獲批的萬億資產規模以下的銀行理財子公司,青銀理財的獲批,與青島銀行多年來積極布局財富管理,聚焦產品創新,理財業務步入全國城商行“第一方陣”有著直接聯系。青島銀行有著優質的資產質量、資產結構,以及先進的發展理念,理財業務無論是收益能力、產品研發還是風險管理能力均處于城商行前列。尤其是資管新規實施后,青島銀行主動適應國家金融政策和法規動向,打造了特色鮮明的理財產品線,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速度在全國城商行中名列前茅。
理財子公司的牌照打開了青島銀行經營發展的新空間,也讓其財富管理業務形態更豐富、產品投研能力更專業。青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表示,“青銀理財可開展直接投資股票、可發行分級理財產品、可與合規私募進行理財合作、還可進行一些非標業務投資、還可適當引進外資并與外資合作;同時還有取消銷售起點門檻、銷售渠道擴充、無需強制面簽等經營優勢,可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廣大投資者,提升銀行資產業務發展的品質與層級?!?/p>
一年來,無論是在理財產品規模與業務創新發展,還是在金融科技與投研能力的塑造上,青銀理財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青島銀行2021年度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青銀理財管理產品余額1,567.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0%;報告期內,發行理財產品724只,募集金額合計3,335.6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青銀理財存續產品余額達488.6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1.79倍,在已披露產品規模的理財子公司中增速最快。目前,青銀理財管理產品規模1700余億、資產規模近1900億。
加之此前青島銀行發起設立的青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該行管理資產總規模突破7000億,規模穩居省內地方法人銀行首位,邁入中等區域銀行之列。
“青銀金租”、“青銀理財”這兩張“金”牌照,成為青島銀行公司走出綜合化經營和集團化布局的重要一步。此外,2020年青島銀行還先后獲得普通類衍生品交易資格、債券通、代客人民幣外匯遠期、掉期和期權業務等六項業務資格,這些高含金量的金融牌照后,青島銀行全牌照、集團化、區域性銀行品牌形象已日漸清晰。
普惠財富新藍海,延伸布局再出發
扎根島城25載,青島銀行早已將誠摯、熱忱的真心融入這座城市,始終將服務大眾、立足于民的服務宗旨鐫刻在發展的DNA中。
青島銀行針對農村金融和社區金融兩大圈層,打造了面向村鎮居民、社區居民的金融服務生態圈,將站點、網點設立下沉到農村、社區,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并逐漸向“最后一米”進發。
伴隨全民收入水平的持續增長和居民理財意識的不斷覺醒,財富管理早已不在是高凈值人群的專屬需求,普通百姓尤其是全國辛勤耕耘在田間地頭的5億多農村居民,對財富管理的渴望與日俱增。
農村居民在自身可支配收入增加、當前存款利率低的背景下,在努力尋求一種理想的新型理財方式,尋求資產的保值增值。但局限于傳統的儲蓄思想和對當下理財的現狀、方式的不了解,對風險承受能力低等因素,農村的理財市場并不飽和。據調查顯示,目前可供農民選擇和使用的理財方式不到城市的二分之一,且商業銀行現有的理財方式及理財產品的設置主要面對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區域,欠缺對農村地區的考慮。此外,城鄉金融理財的基礎設施差距較大,嚴重制約新型理財方式在農村落地。加之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大幅度撤并農村地區的營業網點,僅有比較普遍的農商行,但農商行涵蓋的理財方式和理財產品卻又相當匱乏,導致農村在理財方式的選擇上,空間和選擇的余地很小。
青島銀行看到了這片或許并不算新的業務藍海,精準發力,于2019年5月16日,在萊西市姜山鎮柴嵐村設立首家普惠金融綜合服務站,拉開了青島銀行布局普惠新金融的序幕,實實在在的為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提供金融助力。
截至9月30日,青島銀行已簽約普惠金融服務站點2317家,助農存款余額 36.14億元,滿足了廣大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需求的同時,通過一系列投資宣講活動和專屬理財產品,將財富管理送到了田間地頭。
大財富管理的另一個業務支點——社區金融是近年青島銀行大零售戰略布局的新選擇。
2020年1月青島銀行成立社區金融事業部,創建了“青島銀行幸福鄰里”黨建社區服務品牌,積極探索與建設社區金融新業態模式,與社區治理發展同頻共振、深度鏈接。2021年1月起,先后開業7家社區支行,開啟社區金融、社區財富管理的探索,開創“志愿服務+”新模式,拓展了大零售生態圈輻射面的廣度和深度,致力于將社區理財做透做深做到極致。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青島銀行以5家社區支行為支點,組織志愿活動136場,通過志愿賦能,與社區居民建立深度信任,通過黨建共建活動,將理財知識送進社區,通過投顧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社區居民的投資選擇。
社區金融不僅延伸了青島銀行大零售戰略的布局,為更多社區百姓提供快捷、專業的財富管理服務,其本身也是青島銀行經營發展的新支點。截止目前,青島銀行社區支行的零售金融資產超14億元,儲蓄存款余額超8億元。
從發展中的規模與盈利情況可以清晰的看出,在“黨建+志愿”的創新發展新模式下,社區銀行發展的速度以及發展上的盈利能力都步入快車賽道,社區金融未來市場的核心競爭力逐步形成。
時值青島銀行成立25周年、H股上市六周年之際,我們有理由相信,一直在創新之路上奔跑的青島銀行,將會用自己的“金色”基因,在這片他扎根并熱愛的土地上,續寫更為輝煌的財富故事。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