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區探討農業農村改革即墨路徑,推進“三個集中”,堅定不移推進土地向規?;?,產業向園區化集中,人口向社區化集中,突破鄉村振興攻勢,打造“黨建引領、兩區共建、產居融合、治理有效”鄉村振興即墨路徑,為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
推進土地向規?;?,實現土地規模經營新突破。
青島市即墨區是一個農業大區,現有農戶30.3萬戶,農業人口94.1萬人,近年來,即墨區始終把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作為主線,以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為目標,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優化資源配置,在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基礎上,做好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盤活用好農村閑置宅基地、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工作,為土地規模經營提供新動能??朔r村建設用地指標短缺造成產業項目受制約等問題,狠抓土地流轉管理,增強農村可持續發展動力,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積極建設土地流轉服務平臺,指導鎮、村建立起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服務體系,明確了土地流轉的服務、管理和監督的職責,建立健全土地流轉管理制度,明確土地流轉的程序、手續、管理等相關規定,確保簽訂的流轉合同規范完善。開展了整村土地流轉試點,支持發展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主導的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勵農村黨組織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目前,即墨區農村承包地總面積為94.63萬畝,流轉面積為43.02萬畝,占比45.46%。
推進產業向園區化集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新突破。
堅持把產業園區建設作為推動產業集約發展的重要載體,要求各鎮街在每個社區同步規劃建設至少一個產業園區,明確主導產業,培育引進龍頭企業。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關于開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建設青島(移風)國際蔬菜花卉種子產業園的意見》等文件,在發展高質量現代數字農業、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農業產業發展。開展了現代農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產業強鎮的創建工作,組織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省級產業強鎮2個,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市級田園綜合體9個。目前,移風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已完成建設任務,市級田園綜合體已有靈山街道、大信街道等4個項目完成建設,其余5個市級田園綜合體項目正在按建設時間節點穩步推進。青島國際種都核心區聚焦蔬菜花卉種子產業,通過不斷地抓項目引進、促項目落地,實現種業產業集聚發展,聚力打造從研發、培育、種植到推廣、銷售的全種業鏈條。目前,已累計引進現代種業項目14個,產業園種業企業達到37家,涉及500余個蔬菜、花卉品種的研發和培育。
推進人口向社區化集中,實現農村產居融合新突破。
全面推進農村社區化服務,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因地制宜打造產居融合新型社區,加速低效土地高效使用盤活,帶動群眾到園區就業、向社區集聚。靈山街道、大信街道采取“政府主導、國企參與、市場運作、自我平衡”模式,實施了12個村莊2500余處房屋拆遷,建成產居融合新型社區。其中靈山孟沙河社區投資23億元,對7個網格村實施改造,配套建設了黨群中心、養老中心、大數據智慧社區平臺和社區幼兒園等服務設施,村民足不出社區即可享受城市化的公共服務;村莊集體收入從不足100萬元、增長到700萬元,村民成為得股金、薪金和租金的“三金”農民,戶均增收2萬多元,成為“生產園區、生活社區、生態景區”的產居融合樣板。即墨區將克服農村土地流轉困難、產業發展用地指標缺乏、農民和集體增收乏力等困難和問題,在產城融合、村莊整合、農民增收等方面精準發力,突破鄉村振興攻勢。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喆 實習記者 李如馥 通訊員 郝立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