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疑云》麥克·哈維 著 青島出版社出版
小說《小鎮疑云》和同名英劇沒有關系,講的是發生在美國小鎮布萊頓的罪案故事??赐甑谝槐椋R上又看了第二遍。了解真相并沒有讓此前的敘述失去魅力,反而能夠將遍布全篇的大小伏筆、各種草蛇灰線盡收眼底。
一個故事的序幕特別重要,大幕拉開的時候,觀眾們看到的第一幕場景,幾乎決定了他們對這個故事的感受的基調;也像一幅油畫,被遠遠地看上去的時候,它總會有一個核心的色調,是紅的、黃的,或者是藍調的。這本書的序幕很短,非常簡潔,它把這本書所有要講的事情轉化為一個場景,然后突出這個場景里的一個事件甚至一個動作,讓它像城市中心廣場的雕塑那樣,有力、鮮明、恒久,站在故事前面,像俯視整個城市那樣俯視整個故事。在這本書快要結束的時候,又以某種出人意料的方式和這個場景呼應、對流。所有時間帶來的力量和傷害,人的成長、人物之間的愛恨情仇,這些巨大而沉重的東西激烈地碰撞在一起,形成情感和智力的雙重漩渦。
在這個核心場景里有兩個男人,當時他們還都是小孩,一個大一點的小孩,一個小一點的小孩。他們面前有一條河,有一個困境。他們第一次打交道,就深深地切入了對方的生命。而故事的高潮中仍舊是這兩個已經變得成熟甚至滄桑的男人,他們面前有一條河,有一個困境。這個故事的背景里有宗教、有種族、有性別、有男女情愛,但它最終要講述的是這兩個男人的關系。
故事第一部分的幾節都短小而獨立,每一節都像一個句號,是個停頓的節點。它們簡潔地介紹主人公身邊最親密的人們的成長背景。筆觸并不重點放在描述過程,而是放在描述某個改變人生的轉折點上,它的顏色、光線甚至形狀。幾個小節像是幾個不緊不慢的音符,然后,突如其來地進入了一個旋律的高潮。這個高潮事件是故事的原點,像廣島的“原爆中心”那樣。甚至在某一個小節里,還疏忽閃過一個在原子彈爆炸中幸存的日本女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被拴在樹上的動物,再也不會相信任何人。”這個事件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男主角的少年時代戛然而止,故事的第一部也跟著戛然而止。而他此后的成長,不過是努力再重新以新的形式再回到這個原點,理解它,接受它,也放下它。
時間在這本書里是重要的角色。它在短小的第一部分里其實十分漫長,差不多交代了幾代人的命運:像是被詛咒了一樣,這個家族的女人們都陷入到類似的命運中去,各自像溺水的人那樣用各種方式掙扎,企圖逃離“這種命運的必然性”。故事的第二部分很長,但是在戲劇時間上又很短暫。在有限的幾天里完成了一個剝繭抽絲隨后又如暴風雨一樣迅速、令人身不由己隨波逐流的故事。在短小的第一部里時間以“一代人”為單位,在較長的第二部里卻以“黎明、早晨、傍晚”為單位。在漫長里轉瞬即逝,在短暫里天長地久。
空間在這本書里也是重要的角色。在西方文化里,“小鎮”常常是一個封閉、沉悶、令人絕望的地方。這個地方死氣沉沉,全人類最無聊的日常生活在這里進行著,而各種犯罪活動——兇殺、搶劫、毒品交易又在這里一樁又一樁地發生。男主角在這個小鎮長大,又因為一樁突發事件被動地離開了它。他的離開對他是個拯救,使他免于在這樣的地方被窒息、被閹割——就像他那些眾多的再也沒有離開過布萊頓的棒球隊的隊友,其實在被主人公反復回憶的少年那場激烈的比賽中已經被埋葬了,此后的生活不過是行尸走肉。
作者:王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