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水利廳等6部門近日聯合印發《落實和完善節水激勵政策若干措施》,提出到2025年,形成較為健全、協調配套的節約用水激勵政策體系,基本構建起與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符合山東實際的集約節約用水促進機制。對山東節水激勵機制建設來說,這是一次重要突破。
山東水資源時空分布極為不均,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質性缺水并存,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298立方米,不足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6,屬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嚴重缺水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是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突出制約“瓶頸”。
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節水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全面加強水資源節約保護管理,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全省水資源利用水平不斷提高。自2013年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以來,山東歷年均獲“優秀”等次,今年作為“十三五”成績突出省份被國務院通報表揚。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還要正視,此前山東節水激勵機制尚不健全,全社會節水內生動力不足,影響節水工作深入開展。
此次印發的《落實和完善節水激勵政策若干措施》,明確了9項具體激勵措施,涵蓋表彰、獎補、金融、稅收、水價等各類激勵手段,是全國第一個專門的綜合性節水激勵政策文件。
具體來看,包括鼓勵節水載體建設、落實表彰獎勵政策、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擴大金融支持范圍、拓展社會融資渠道、落實稅收優惠政策、推進非常規水開發利用、完善價格調節機制、推行水權交易和水務經理制度等9個方面。
不僅內容全面,該文件還有很多創新突破。比如提出探索開展節水項目小額貸款貼息試點,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節水貸”業務,引導重點用水領域和行業培育節水標桿,要求在規模以上用水單位中推行水務經理制度等,目的就是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節水內生動力、推動各領域各行業節水工作深入開展。
此外,其中關于節水表彰獎勵、節水載體補助等方面的措施,緊貼基層現實需求,規定具體、明確,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較強,為各級各部門提供了現實可行的政策依據,便于貫徹執行。
山東在全國率先出臺專門的綜合性節水激勵政策,不僅是創新突破,更體現了山東堅決打好深度節水控水攻堅戰的決心。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水資源供需矛盾還將長期存在。而節水是解決山東水問題的根本出路,要堅決杜絕“一方面水資源緊張,一方面用水方式粗放”的現象,只有通過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節約用水的內生動力,才能讓節約用水成為行動自覺。
來源:大眾日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