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美國CPI爆表 滯漲陰影下資產配置面臨再平衡

    物價上行、經濟下行,這是宏觀周期中一對最痛苦的CP。很不幸,當前全球金融市場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10月美國通脹數據沖高,CPI和核心CPI同比漲幅均創2000年以來新高。上游原材料漲價繼續為通脹施加壓力,全球石油低庫存導致能源指數10月環比大漲4.8%,導致美國CPI環比上行增速異常陡峭。

    上世紀70年代和90年代的石油危機,曾使得西方經濟停滯,通脹高企,深陷滯漲泥潭。美國顯然對石油危機帶來的經濟致命性破壞力記憶猶新。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號召日本、英國、印度、韓國等國集體釋放戰略石油儲備,而且自己帶頭拋售了5000萬桶。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與多個石油消費大國協商調控油價。

    美國通脹壓力的超預期上行,加速了美元加息預期。美聯儲最新公布的11月份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貨幣政策會議紀要文件顯示,美聯儲官員對通脹擔憂和減碼購債問題進行討論,多位與會者表示,美聯儲可能需要提前加息,如果價格繼續上漲,他們愿意加息。此外,美聯儲官員還強調收縮購債和加息時機都需要靈活。

    總結一句話,貨幣泛濫的日子逐漸到頭了,對于全球金融市場來說,美元加息預期推升美元指數逐步上行,將引導全球資金減持新興市場資產。在滯漲階段,全球資產配置面臨再平衡。

    回溯海外市場歷史走勢,在類滯漲時期,標普500往往出現階段性的筑頂和回調行情,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美聯儲開始持續性貨幣收緊。受到加息預期推動,美元指數主要表現為震蕩上行。大宗商品方面,原油、黃金、銅等在滯漲期表現較好,但是否能夠出現大幅上漲,還需看產能周期的具體情況,像今年這種脫韁狂奔式的單邊牛市難以再現。

    需要留意的是消費股。近期不少消費龍頭企業集體宣布漲價,以應對成本端壓力。但從美股歷史走勢看,在經濟滯漲期消費龍頭股往往進入熊市,這是因為高利率背景下市場對炒作透支的股票壓縮估值,深層次角度看,高通脹導致居民可支配收入開始下降,進而降低了消費意愿。美國股市的歷史經驗提醒中國老百姓,是時候適當管理一下購物車規模了。

    值得警惕的是,通脹高企和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導致中國制造業利潤結構嚴重失衡,中下游利潤率分位數已降至歷史極低位置。另一個是利潤占比畸形分布,8月采礦業+制造業上游利潤占比已經達到55.2%,創2006年以來新高。當下工業利潤中超過一半來自采礦與制造業上游,與其投資體量嚴重不符。企業經營者開始陷入兩難境地,有錢的沒法增加資本開支,想增加資本開支的可能缺錢。從就業角度看,中下游吸納就業人數遠遠高于上游,但明顯下滑的中下游利潤率,意味著工業領域吸納就業的能力可能在下降??傮w說,上游利潤過高侵蝕中下游利潤時,可能會帶來工業產出的下行,進而可能在需求側影響經濟。也許今年雙11全網銷售增速觸頂回落,就是滯漲風險的信號。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冬明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