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解碼“飛”上太空的煙臺蘋果

    飛上太空,坐擁145億元品牌價值的煙臺蘋果有了一個新頭銜——太空蘋果。而當煙臺姑娘王亞平與家鄉的代表性水果在太空相遇,則讓這個場面顯出了一種溫情。王亞平用她“飄逸”的吃法,為家鄉蘋果“代言”,自然賦予了煙臺蘋果更多的流量。

    王亞平在太空吃到了家鄉特產。視頻截圖


    “咱也買幾個煙臺蘋果吃,實現與宇航員的天地同步?!睙熍_蘋果登上太空的消息一出,煙臺人既興奮又驕傲。沖向太空,破圈出陣,煙臺蘋果的高品質有了強力背書。高品質的背后,蘊藏了煙臺蘋果的不凡發展之路。去老求新,放大品牌價值,開啟全新賽道,是當下蘋果產業發展的真實寫照。

    煙臺蘋果登上太空,讓煙臺人既興奮又驕傲。

    被全網圍觀的蘋果

    煙臺蘋果上了太空,煙臺籍航天員王亞平吃到了家鄉特產,這一場面獲得全網圍觀。

    在王亞平的家鄉,蘋果已經結束了又一個收獲季。眼下,這份煙臺特產正源源不斷地通過各種物流渠道登上全國各地餐桌,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

    位于煙臺棲霞的齊魯泉源供應鏈有限公司,自收獲季后接到了大批訂單,這是一家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果品企業,脆甜多汁的煙臺蘋果從這里發出,走進了千家萬戶。

    齊魯泉源供應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濤確認,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飛向太空的蘋果,正是來自他們公司的棲霞豹山口基地。孫濤認為,煙臺蘋果之所以能飛上太空,得益于自身悠久的栽種歷史、優良的品質,還有享譽海內外的百年品牌支撐。

    登上太空的煙臺蘋果來自齊魯泉源供應鏈有限公司。

    “太空蘋果大小控制在70—75規格(蘋果直徑70—75毫米),主要是擔心太大了一次吃不完,蘋果只是航天員的一種營養補給,小規格的方便食用和存放。”孫濤介紹,公司基地總計供應30多箱“太空蘋果”,合計300多斤,每個蘋果的糖度都在16度—17度,色澤鮮艷,果型端正,可謂“百里挑一”。

    孫濤介紹,作為煙臺蘋果主產區,棲霞豹口山基地可謂“明星”基地,這里氣候好,土壤里有豐富的微量元素,蘋果都是半山腰向陽坡種植的,脆甜可口、營養豐富。孫濤說,基地蘋果被選為“太空蘋果”,是對煙臺蘋果品質的認可和肯定,也提振了企業信心。

    近些年來,煙臺蘋果屢有高光時刻。

    煙臺蘋果先后叩開過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G20峰會、青島上合峰會等重大活動和會議的大門,它代表中國蘋果,將最好的品質呈現給世界。

    2016年9月4日—5日,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舉行。會前,經過層層篩選,煙臺兩家專業合作社生產的煙臺蘋果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峰會蘋果食材僅有的兩家供應商,“煙臺味道”又一次獲得世界認可。

    “煙臺蘋果上太空,意義重大,我們既興奮又驕傲?!睙熍_市蘋果協會會長姜中武說,煙臺蘋果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煙臺人,煙臺姑娘王亞平在太空吃上家鄉蘋果,作為老鄉,他們感到非常高興。航天員給煙臺蘋果代言,說明煙臺蘋果的品質杠杠的。

    品牌價值大增的蘋果

    11月6日,煙臺市蓬萊區劉家溝鎮常青園一棵百年果樹,摘下了今年第一個蘋果。據考證,這棵古樹是1890年前后栽培的,原品種為大國光。40年前,新枝嫁接上了“紅富士”,到現在約有130年樹齡,這是目前中國栽培樹齡最長的蘋果樹。

    煙臺是中國蘋果栽培最早的地方,1871年美國傳教士倪維斯將西洋蘋果引進煙臺,在煙臺毓璜頂建起了“廣興果園”。

    1899年,福山紹瑞口村果農唐殿功,看到“廣興果園”的蘋果,便想方設法引種。他將這些枝條嫁接在自家的秋子海棠等苗木上,“青紅香蕉”這個名字就此誕生,也成了幾代煙臺人兒時記憶中的味道。

    煙臺蘋果品牌價值超145億元,連續12年蟬聯中國果業第一品牌。

    150余年的現代蘋果栽培史,造就了“煙臺蘋果”這個響當當的龍頭品牌,截至2020年,品牌價值已超145億元,連續12年蟬聯中國果業第一品牌。

    一組組數據凝聚成一塊金字招牌,展露了煙臺蘋果的雄厚家底。

    2020年,煙臺蘋果種植總面積280萬畝,總產量606萬噸,占全省蘋果面積和產量的72%和63%,占全國蘋果種植總面積和總產量的9%和14%。目前,煙臺全市大約有81萬戶、172.5萬人從事蘋果種植,果農及相關產業收益頗豐。

    “富士”,是煙臺蘋果的“頂梁柱”,而王亞平在太空吃的蘋果名叫“富士王”,屬于煙臺蘋果的早熟品種。

    煙臺紅富士種植面積232.2萬畝,產量501.06萬噸,分別占全市蘋果總面積和總產量的82.9%和82.6%,占絕對的優勢地位。98%以上的新發展果園是優系富士品種,如煙富3號、煙富8號、煙富10號、2001富士、美樂富士、元富紅、響富、眾成1號、眾成3號、紫弘、瑞香紅、首富系列等。

    借助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和地域特征,煙臺贏得了“中國蘋果看山東,山東蘋果看煙臺”的行業口碑。飛上太空,是中國果業第一品牌多年來的積淀和厚積薄發。

    “隨著煙臺蘋果飛上太空,可以預見的是,品牌價值肯定會大增。”姜中武說,煙臺蘋果作為響當當的中國果業第一品牌,不是徒有虛名的,這是幾代人不懈努力的結果,相信以后“煙臺蘋果”品牌會更響亮。

    與此同時,煙臺把品牌建設作為煙臺蘋果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聚力提升煙臺蘋果“中國果業第一品牌”價值。深挖“煙臺蘋果”品牌文化內涵,放大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和效用,成功舉辦兩屆“中國·山東國際蘋果節”,獲準籌建首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

    “地理標志”是地域文化的“代言人”,是質量信譽的“集合體”,也是國際貿易的“硬通貨”。如此一來,煙臺蘋果面向歐盟、俄羅斯等境外出口渠道將更加暢通,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這對于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全面振興縣域經濟,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義。

    去老換新的蘋果

    作為中國果業第一品牌,煙臺蘋果一直引領產業發展。作為老品牌老產區,煙臺也從未驕傲和停止前進的步伐。

    蘋果產業是煙臺農業品牌支柱產業,發展水平在全省、全國長期保持領先地位。但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也日益突出:外有其他蘋果產區的你追我趕,內有“人老、樹老、品種老”“用工高、消耗高、成本高”的“三老”“三高”等問題。

    勇于面對問題,腳踏實地,進行產業升級,近年來,煙臺掀起一輪火熱的“蘋果革命”,彰顯果業擔當。

    煙臺全市約有81萬戶、172.5萬人從事蘋果種植。

    今年蘋果季,煙臺市蓬萊區65歲的果農曲洪生作出一個“狠心”的決定,他伐掉自己5畝地里種了20多年的老果樹,換種新品種。

    曲洪生說,之前之所以沒對老果園進行改造,一是不舍得,而且自己年齡大了,不想再折騰。另外一個原因是,改造成本大,新樹要過三四年才能結果,這段時間是沒有收入的。“現在即便不舍得也得伐,留著也沒用了,優質果極少,賣上不價?!?/p>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村果農曲福生栽種的果樹,好果子每斤賣到了6元。樂得合不攏嘴的曲福生說,他在四五年前對老果園進行了改造,栽種了蘋果新品種——響富,“這種蘋果果形好、上色快、表光也好”。

    一葉而知秋。果農的變化,折射出煙臺蘋果革命的一角。不比產量比質量,隨著“蘋果革命”號角吹響,實實在在的效益,倒逼了果農種植觀念的轉變。

    在此背景下,2020年,煙臺市委、市政府統籌考慮國際國內市場形勢,提出了高質量發展規劃,通過提高蘋果生產質量,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蘋果產業,再通過第三產業的流通,提高全產業鏈的發展效益,實現整個蘋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兩年來,煙臺市矢志不渝推動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蘋果產業專項資金累計達到3.15億元。

    一組漂亮的數據,展現了蘋果革命的斐然成績。

    近兩年,9個主產區市共改造老齡果園93.25萬畝,建設提升現代示范果園297處、6.6萬畝,連續兩年超額完成改造計劃。

    放眼煙臺,一大批理念新、模式新、技術新的現代化果園脫穎而出,近百萬畝果園重新煥發生機,夯實了煙臺蘋果產業發展基礎。

    更加“智慧”的蘋果

    在蘋果市場百花齊放的背景下,煙臺蘋果如何保持優勢,坐穩果業的“頭把交椅”?

    那勢必要蹚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路。不比面積比科技,不比產量比質量,緊跟市場多元化需求,加大創新步伐,延長產業鏈條,增加蘋果附加值,進一步增強品牌價值。

    孫濤開玩笑說,如果基地沒有早熟品種,就可能與“太空蘋果”失之交臂。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時,煙臺蘋果大部分都還沒有成熟,而“太空蘋果”是紅富士系列中的早熟品種“富士王”。

    “這也說明了品種多元化的重要性。”孫濤說,在消費升級的大環境下,消費者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和復雜化,這對蘋果品質和品種都提高了要求,早中晚、紅黃綠都得有才行。

    煙臺蘋果結束了新的收獲季。

    煙臺果業要加快轉型升級,更離不開人才科技的助力。在煙臺高新區藍海路,一棟標有“中國蘋果谷”的大樓格外顯眼,這是山東蘋果·果業產業技術研究院,也是煙臺蘋果的“智囊團”。

    研究院內專家如云,從苗木育種、栽培、機械、用藥、品牌建設等多方面,給予蘋果產業智力支持。

    在科技創新成果的推動下,煙臺蘋果全產業鏈迎來新一輪變革。

    “蘋果科技創新中心”已搜集新疆野蘋果等國內外特色珍稀種質資源171份,定植黃綠色蘋果新品系35份,開展6個蘋果、4個梨品種的脫毒快繁工作?!疤O果大數據中心”完成全市97萬農戶、4萬多家經營主體的數據采集工作。

    實現蘋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絕非一蹴而就,國家蘋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產業部主任楊杰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煙臺蘋果在產業集群、物流、品牌、產業鏈加工制造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蘋果產業的發展是個大民生問題,需要各個方面、各個行業齊心聚力才行,煙臺蘋果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大有可為。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