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銀泰證券張可亮:掘金北交所,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

    北交所的成立,在中國資本市場激起了巨大的浪花。

    11月15日,北交所即將正式鳴鑼開市,作為脫胎自新三板的全國性證券交易所,北交所相較新三板迎來了多層次的突破,在各方政策的激勵下,未來的投資機會也備受期待。

    北交所會有活力不足的問題嗎?開市后滬深兩市資金是否會被分流?個人投資者參與北交所有哪些機遇和風險警示?為此,《財富有約》欄目對話了銀泰證券股轉業務部總經理張可亮,解讀市場各方如何把握這一重大歷史機遇。

    北交所擴容要“量大面廣”

    在張可亮看來,雖然北交所脫胎自新三板,但北交所的設立解決了交易型投資者進入的問題,為新三板掛牌企業打造了一個有效的二級市場,因此也可以促進新三板一級市場的融資,有了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資本市場生態。

    同時,北交所還給所有的市場主體一個明確的信息,就是服務中小企業。建立一個專門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交易所,對各方信心的提振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從9月2日宣布成立北交所到現在,無論是券商、基金公司、銀行,甚至是地方政府、媒體等都在積極參與北交所的建設。

    張可亮還形象地表示,精選層是新三板的“成人禮”,有了北交所之后,不僅意味著成人,更是與上交所、深交所一樣,可以成家立業了。

    對于市場關注的北交所擴容問題,張可亮直言,一定要秉承新三板的做法,即“量大面廣”。雖然不會突然擴容,但也一定是有步驟、有計劃地擴容。

    “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明年應該至少新增200家到300家之間,后年新增500家,經過三年之后,可能達到每年新增1000家,甚至是1500家的水平?!?/p>

    對于市場擔憂北交所是否會重蹈新三板的覆轍,出現活力不足的問題,張可亮表示,不用擔心,當年新三板是因為企業多,而投資者少,供與需沒有匹配,因此出現交投不活躍的情況,在精選層改革之后,這一問題已經解決。

    北交所擴容是否會分流滬深股市的資金?張可亮解釋,每家中小企業一年融資量的中位數是2億元左右,按北交所企業每年擴容1000家計算,每年的融資規模就是2000億元左右。去年A股市場,非金融類企業的融資規模是8900億元,再加之去年全社會融資總量在35萬億元左右,因此,從融資規模上來看,市場是完全能承受的。

    總之,無論是從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現實需求,還是推動資本市場健康平穩發展來看,都需要北交所快速擴容。


    北交所是一個完整的賽場

    根據證監會的指示,北交所需要與滬深交易所互聯互通,應該如何做好互聯互通以及錯位發展呢?

    張可亮表示,新三板改革正式實施以來,上交所、深交所先后公布了自精選層轉板滬深交易所的執行規則,標志著在新三板精選層中掛牌的中小企業可以轉板上市,不過,滬深市場的企業并不能向精選層市場轉板。

    因此,下一步應該修訂轉板制度,既然是互聯互通,一定是北交所、上交所、深交所,三家之間相互轉板,如果創業板、科創板的上市公司愿意選擇到北交所,這個選擇的權利應該給他們。

    放眼整個中國資本市場,北交所是新形勢下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張可亮指出,北交所不是賽道,而是一個完整的賽場,接下來相關的配套改革措施都會一步步推進。

    未來大概率設立國際板

    對于國際化的問題,張可亮認為,北交所大概率會設立國際板,以吸引中概股和紅籌企業的回歸。

    具體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北交所脫胎于新三板,可能擁有目前中國最先進的交易場所制度安排。上交所、深交所建設初期,幾乎是照搬國外交易所的成功經驗,在直接引用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不適用中國投資者的問題。不過,北交所經歷了類似從場外市場一步步發展到場內市場的歷程,同時還有A股市場的成功經驗,以及新三板八年來的改革教訓,所以制度設計方面,至少從最核心的企業投融資供求設計方面來看,是一個完善先進的交易場所。

    二是北交所服務于廣大的中小企業,在做好了服務國內中小企業的基礎上,放眼全球,不僅是要吸引中概股、紅籌股的回歸,同時也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優質企業提供投融資機會。

    “持續推進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資本市場當然也要對外開放。我們之前與‘一帶一路’國家都是開展經貿合作,接下來就要開展金融領域的合作,讓已經走出去的人民幣又返回來投資中國。從這個角度來講,成立國際板也是有必要的?!?/p>

    另外,北京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國際交往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經貿往來和金融交流,如果更多國家的企業到中國上市,交往交流就可以更加深化,進一步推動更高層次的開放。因此,北交所設立國際板還符合國家整體的戰略安排。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

    對于個人投資者參與北交所的機遇,張可亮表示,一定要多做行業研究,然后挖掘行業內有潛力的企業,做價值投資。投資者要對自己的投資能力有清晰的認知,建議A股追漲殺跌的散戶不要參與、不要搏殺,因為北交所能帶來更多的選擇。

    張可亮分析,按照北交所每年新增1000家企業計算,以1:3:10的比例,就有3000至5000家的創新層企業,也就可能有10000家至50000家的基礎層企業。因此,北交所可以選擇的企業特別多,要在熟悉的領域去挑選一些低估值的成長性企業,掙伴隨企業成長的錢?!爱斎?,如果看走了眼,企業一直掛不了牌,上不了北交所,投資就不會成功,所以,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

    張可亮還直言,一般老百姓不要自己到二級市場來來回回倒騰投資,一是精力和時間有限,二是投資分析能力有限,天天追漲殺跌,很容易賠錢。

    另外,因為北交所還有50萬的投資門檻,如果沒有這么多資金,或者承受不了股市的交易風險,還可以通過公募基金參與投資,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紅利。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

    對于未來資本市場的期許,張可亮表示,最大的期許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不用再對標華爾街,也不要提到建設北交所就是中國的納斯達克,而是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匹配的資本市場。

    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應該如何發展?最核心的一條就是讓資本市場成為金融基礎設施,與水、電、公路一樣,只要在中國的企業,就能享受到這些服務。

    張可亮進一步指出,北交所能否像銀行體系一樣,服務的企業客戶特別多,只要企業成長到一定階段,就可以在資本市場掛牌、融資,或者享受分紅免稅等福利。

    另一方面,北交所實行公司制,自己也可以上市融資,融資之后就有了更多資金,能為在北交所掛牌的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現在北交所正在各地建設服務基地,接下來可以考慮與地方的股權交易中心合作,甚至參股四板市場。一旦地方股權交易中心與北交所打通,就形成了一個資本市場的完整的水系,服務更多專精特新企業就不是難事。

    “將資本市場建設成為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建設一套上下貫通的系統,讓認真做事的企業都能獲得資本市場的服務,這是我的一個愿景?!?/p>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