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網絡集中促銷活動在即,市場監管總局向全國互聯網平臺企業和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下發《關于規范“雙十一”網絡促銷經營活動的工作提示》,旨在規范促銷經營行為,切實維護“雙十一”期間網絡交易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胺判南M在青島”也向廣大消費者發布“雙十一”網購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理性購物、文明消費。
1、網購要理性。有些商家打著“雙十一”優惠的名號,實際上,消協組織多年的價格監測和消費者投訴顯示,一些商家“雙十一”促銷價格未必真實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漲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設置各種花式“買贈”,實際到手價格與平時并無差別,甚至可能是全年最貴。“放心消費在青島”在這里提醒大家:不可迷信“雙十一”的所謂“價格優勢”,購買前最好能提前了解價格走勢,做到心中有數,除非是長期跟蹤考察的商品,否則千萬不要單純相信低價宣傳而盲目跟風下單。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念,按需購買,不盲目攀比、不沖動消費,事先列好購物清單,將確實需要購買的商品提早放入購物車。
2、直播秒殺勿沖動。不要被主播的煽動性語言和“限時秒殺”等字眼沖昏了頭腦,帶貨主播們直播間里的預售、紅包、滿減、優惠券等促銷規則設計復雜,有消費者稱“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紅包一毛五”。在此,“放心消費在青島”提醒大家:要留心商家的促銷規則,了解各種優惠措施是否有“門檻”限制、適用的產品品類和范圍、能否疊加使用以及售后服務措施等。對于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標識不清以及明顯存在不公平格式條款的,建議慎重選擇,以免事后產生糾紛。購買預售產品,還要明確預付款和尾款的支付時間及金額、商家的發貨時間、雙方的違約責任等重要事項。切勿因貪圖便宜而進行私下交易。
3、預售規則要認清。要提前了解清楚今年“雙11”預售規則、時間節點的新變化,避免錯過支付定金和支付尾款的時間。同時還應了解清楚商家制定的預售規則、滿減范圍、紅包優惠券適用范圍、定金退還相關規定等,避免因錯誤認識造成損失。
4、低價“陷阱”要避開。盡可能多渠道了解商品的質量,多平臺進行比價,“先提價后打折”是商家慣用套路,網購要貨比三家,要對比同一產品不同時期的價格,不要被虛假折扣所迷惑,謹防商家“明降暗升”、低價劣質、“同圖不同貨”等問題。
5、保留證據好維權。注意收集和保存購物證據,如聊天記錄、購物頁面截圖、促銷活動宣傳頁面等,一旦出現消費糾紛,及時向商家協商處理,也可向網絡交易平臺投訴,如不能協商解決,可撥打12315熱線或登錄“全國12315平臺”進行投訴。此外,面對促銷短信騷擾留證據且可舉報,依照《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相關規定,未經消費者允許推送商業信息和廣告宣傳行為涉嫌違法。面對經營者非法推送促銷信息,可保存證據并撥打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熱線電話進行投訴、舉報,共同遏制非法推送商業信息行為,維護個人信息安全。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