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茅臺,永遠是對的?!辟F州茅臺在A股市場是一種信仰級的存在,在公募基金持倉中一直占據C位,但在今年三季度,寧德時代取代茅臺成為主動偏股型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根據公募基金三季報統計數據,截至9月30日,主動偏股型基金對寧德時代和貴州茅臺的持倉規模分別為1159.83億、1049.28億。
寧德時代上位新晉主動偏股型基金第一大重倉股,市場人士將此比喻成寧王取代茅王,這是一個投資新時代開啟的標志嗎?
股市通常被稱作宏觀經濟晴雨表,其實股市對不同行業的成長預期冷暖,反應更加敏銳。特別是行業龍頭公司,是被機構大舉買入還是大舉賣出,往往成為行業周期變化的先行指標。專業機構對于投資賽道的選擇,一買一賣間,濃縮著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變遷史。
2016年開始,A股機構投資者快速壯大,由此開始出現核心資產的賽道投資,也即結構性牛市。至今為止,這種結構性牛市共發生過三次,每一次的主角各不相同。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每一次結構牛市主角的變化都離不開政策因素。
第一輪發生于2016-2017年,在一系列擴大內需政策推動下,中國消費潛力開始釋放,白酒、醫藥、家電等消費升級相關行業的龍頭公司,成為了時代的選擇。當時A股整體處于熊市,2015年網絡科技股泡沫破滅的殺傷力余波仍在,但貴州茅臺、五糧液、長春高新、恒瑞醫藥、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知名消費龍頭股憑借穩定的盈利增長能力,吸引了QFII、公募基金為主導的長線資金持續買入,這一輪結構牛市,消費龍頭股年化收益率普遍達到15%以上,估值提升了50%以上。
2019年開始,中國推動5G通信革命,消費電子周期崛起,第二輪結構性牛市主角更換為韋爾股份、立訊精密、歌爾股份等半導體、芯片、光學行業的科技龍頭公司,估值同樣出現了大幅提升。
2021年的最大政策風口無疑是碳中和,從消費終端角度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受益最為明顯。9月國內新能源車銷量35.7萬輛,同比大增148%,環比上漲11%,再超研究機構的一致預期。9月歐洲八國新能源車銷量為18.5萬輛,同比大增44%、環比上漲55%。在全球新能源產業共振周期中,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憑借完整的產業鏈布局,以及疫情有效管控下產能釋放能力,成為全球市場的領跑者。中信證券評價說,從全球視野看,中國新能源車電動化供應鏈競爭力持續強化,新結構新技術開始引領全球,未來有望建立“主動創新、技術輸出”的產業新格局,
寧德時代作為鋰電池的王者,盡享新能源汽車產業成長紅利,取代貴州茅臺成為機構持倉NO.1,不僅體現了資本對于中國新能源產業成長性的良好預期,也體現了高端裝備制造業相對消費在GDP占比中的提升。
高端二字,隱含著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升級。高端裝備制造業是以高新技術為引領,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決定著整個產業鏈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有研究機構將其比喻為現代產業體系的脊梁,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引擎。脊梁有多硬,引擎有多強勁,A股會對相關行業和公司給出答案。期待未來A股可以出現更多在全球產業鏈中具備話語權的寧王。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