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4日,青島市衛健委主任薄濤做客“局長與大V”茶座,與現場20多位媒體大V座談交流。
薄濤是典型的學者型官員,具有博士學位,副主任醫師職稱,曾在非典防治中立過三等功,在脊髓灰質炎消滅、結核病防治等工作中受到過各級表彰。
專業的事情交由專業的人來做。在交談中,薄濤主任各種數據信手拈來,很多精確到小數點。對青島衛生健康領域里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解決的方式以及未來的規劃侃侃而談,像一名久經戰場的老戰士。
青島已經具備了“精準防控”的精細功夫
話題毫無疑問地先從疫情展開。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因為青島的“外貿型”港口城市特點,“外防輸入”成為主要面臨的問題。主要包括港口船員、冷鏈及非冷鏈物流、機場以及重點地區來青返青人員。
薄濤主任透露,青島嚴格按照對重點人員“應檢盡檢”要求,確保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在外防輸入和高危職業的環節,保證檢測系統的靈敏,把好第一道關。
薄濤主任談到了去年青島爆發的疫情,盡管出現了一些薄弱環節,但是青島的防治經驗在世界疫情防控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筆。
全球影響因子最高的醫學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以“快速應對中國青島暴發的新冠疫情”為題報道了青島的處置經驗,五天內完成千萬人次的全員核酸檢測,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眾志成城的信念及中國政府的組織能力,證明了全員核酸檢測在疫情防控中的有效作用,為千萬人口的大型城市聚集性疫情處置提供了策略。
青島在港口冷鏈物流中,首次發現了新冠活病毒,證明了病毒溯源是個世界性問題,武漢是新冠病毒源頭的論調站不住腳。
此外,傳播途徑證明了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人傳物、人傳人……從此,疫情防控開始做到“人物同防”。
上周,在西海岸新區舉辦的第十六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對青島疫情防控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尤其是在發現冷鏈可以傳播病毒這一影響世界的公共衛生問題上作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青島已經深刻吸取了教訓,補足短板。青島市公共衛生應急備用醫院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共有2700張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床位,其中重癥救治床位270張,可以做到專病收治、患者分離。
“現在公安、工信、公衛‘三公(工)聯動’,密切配合,能夠實現‘精準防控’?!北魅握J為,青島已經具備了“精準防控”的精細功夫。
疫苗應做到“應接盡接”,構成免疫屏障
在常態化的疫情防控之中,老年人的疫苗接種是薄濤主任最為關心的問題。
國外的疫苗接種往往從老年人開始,因為中國疫苗數量充足,可以各個年齡段人群同時展開。但可能因為老年人多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帶來了各種顧慮,60歲以上人群“接種猶豫”現象比較突出。目前,青島60-69歲人群的疫苗接種率為87.18%,低于山東省要求的90%,70歲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種率為58.73%,低于國家要求的80%。薄濤主任透露,“每次0.01的漲,我們也很高興”。
為什么要接種疫苗?薄濤主任解釋,接種疫苗可以預防重癥及并發癥,減少死亡,在疫情傳播中降低傳播速度,構成免疫屏障。
“我給周圍的親戚朋友反復講,疫苗是安全有保證的?!敝袊呀浲瓿山臃N22億劑次,世界上任何疫苗沒有像中國一樣得到如此巨大的數據證明,安全性保障毋庸置疑。薄濤主任呼吁,在醫生的指導下,要做到應接盡接。
醫學的手段是有限的,個體的非醫學手段是最重要的。薄濤主任介紹,其實非常簡單,就是每個人戴好口罩,減少聚集,做好個人衛生,成本最低,效果最好。
現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習以為常、麻痹大意的情況,像一些地區造成疫情傳播的主要原因就是聚集。德爾塔變異毒株容易引發重癥,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就像水會自動往低處流動一樣,病毒也會找到最薄弱的環節進行突破。每個個體做好防護,每一個人都是一條防線,那么,一千萬青島人將構成牢不可破的屏障。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初志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