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打造“大生態”格局 西海岸新區成功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近日,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成功入選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西海岸新區位于膠州灣西岸,巍峨聳立的大、小珠山,蓊郁青翠的靈山島,逶迤曲折的海岸線構建了西海岸新區集“山、海、林、灘、島、城”于一體的濱海城市格局。

    近年來,西海岸新區始終堅持以生態制度建設為引領,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一系列精準發力的政策相繼出臺實施,擲地有聲,落實見效。西海岸新區嚴守生態安全底線,劃定了省級生態保護紅線,堅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三年來,西海岸新區工業污染物排放大幅削減,大氣環境管理水平持續提高。2020年,新區空氣質量優良率等各項指標在完成市級目標基礎上,首次全面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創歷史最好水平?!靶聟^藍”正成為發展最亮眼的底色。

    通過強化源頭控制,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新區集中治理工業聚集區水污染,完善聚集區管網建設;積極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和河道環境綜合整治;完善城鎮排水管網系統,城市建成區全面消除黑臭水體?!笆濉逼陂g,西海岸新區在全國率先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累計清理海岸線130公里,修建藍灣慢行系統和沿海視覺通廊78公里,靈山灣蛻變為最美海灣。對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實施長期全面保護,嚴格執行和落實管控制度。青山綠水倒影下,煙波浩渺,鷺鳥紛飛,一幅生機盎然的新區畫卷已徐徐展開。

    西海岸新區率先推進氣候投融資試點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積極申請開展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試點。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在經濟發展中,新區更加注重生態經濟、綠色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截至2020年底,新區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總量達到547家;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在青島建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聯合開展傳感器、水下機器人等關鍵技術攻關。

    西海岸新區基本建立起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打造成全覆蓋收集、全流程分類、全鏈條處置的垃圾分類“西海岸模式”。高標準建設生活垃圾處理中心——靜脈產業園,真正實現污染物集中控制和廢水、廢渣等的零排放,新區城鎮、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

    在保障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方面,新區創新建立了地表水生態環境質量補償與考核機制和超標預警工作機制,借力落實“河、湖、灣長制”,實施“查污、截污、治污”一體化,堅持鐵腕治污與美麗創建雙管齊下,群眾喝上放心水,安全水。近三年西海岸新區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均為100%。

    與此同時,西海岸新區還大力推進綠色公交建設,不斷完善智慧公交系統建設,堅持以系統應用的智能化、便民化、網聯化效果為核心,綜合應用5G、車聯網、云平臺、移動互聯、大數據、開放式等先進技術和理念,實現了“互聯網+公交”的深度融合,獲評2020年度山東省大數據優秀應用案例。目前新區清潔能源公交車占比91%,建成全市首條氫能源公交示范線,努力提升氫能源公交線路的品牌效應。

    在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基礎上,西海岸新區正全力推動靈山灣爭創全國首批“美麗海灣”,爭取一年兩添“國家級”金字招牌。并以此為契機,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全域海灣建設“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不斷增強新區人民臨海親海的幸福感、獲得感。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西海岸新區分局局長田向東表示,將把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作為新起點,進一步拓展生態環境保護的深度和廣度,繼續爭取國家級“美麗海灣”和氣候投融資試點,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依托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靈山灣全國“美麗海灣”創建工作,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深化區域污染防治攻堅,不斷提升生態環境精細化管理水平。深入開展環境執法“雷霆”行動、環境監測“清源”行動,防范和化解各類環境風險,守住生態環境安全底線,不斷改善環境質量,提升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璐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