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振興發展鄉村,尤其是如何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膠州市鋪集鎮作為全國著名鎮、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自2005年以來尤其是新時代找到了一條德孝為根、黨建引領為魂的德孝文明實踐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模式。本文對此稱之為“鋪集模式”。此模式已入選中央文明辦成功案例而推廣學習。對于“鋪集模式”,值得深入系統挖掘總結。這將大大助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與全國優先全面振興鄉村戰略的實現。
一、鋪集鎮“德孝為根,黨建引領為魂”模式的三步曲及三大品牌
鋪集鎮自2005年以來在艱難實踐中摸索出一條鄉村振興模式,這就是“德孝為根,黨建引領為魂”模式的三部曲。第一,公布《德孝宣言》,以孝不孝作為工作入口與突破口的評價標準。并且在村里張榜排名作為督促措施。第二,戶戶立家訓,村村立村訓。聘請山東師大等專家,在全鎮每村每戶都立了村訓家訓,并且懸掛明示,滋養了濃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氣場與莊嚴神圣氛圍。第三,充分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找到德孝為根與黨建引領的契合點與會通點。在這個過程中培育了鄉村振興“三大品牌”。這三大品牌分別是:德孝文化生產力品牌;德孝文化信仰品牌;德孝文化黨建核心品牌。
二、四大理論啟示與哲學思考
(一)弘揚“德孝文化”能夠喚醒人們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激發人們的工作激情和創造力
鋪集鎮打造“德孝文化生產力品牌”的實踐告訴我們,在孝道文化中蘊藏著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巨大力量源泉。一個人對國家的忠誠、對他人的愛心、對工作的熱誠、奉獻、創新,其終極的精神源泉來自對家人的愛特別是對父母的孝。孝道生發慈悲,慈悲引爆大智大慧。有不少人時常缺乏人生激情和工作創新動力,主要原因在于與生俱來的孝道力被過分的私欲所遮蔽阻斷。鋪集鎮“德孝文化生產力品牌”的打造再一次昭示:大孝出大生產力;中孝中出生產力;小孝出小生產力;不孝則無生產力。
(二)把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孝道信仰與馬克思主義信仰相融合,有利于黨員干部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信仰
鋪集鎮“德孝文化信仰品牌”進一步啟示人們,只有把黨員干部群眾的信仰定位在孝道信仰與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結合上才更為牢固。一個黨員干部,如果舍棄了中華民族孝道文化信仰,便把馬克思主義變成了空洞干巴的教條和空中樓閣,最終導致信仰的大廈傾覆。
(三)“以孝治官”是增強黨的先進性和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有效途徑
鋪集鎮黨委政府通過文件要求黨員干部在德孝文化方面必須做到“三個先行”,這實際上提出了“以孝治官”的科學理念。如何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及大眾化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并行不悖且必須并重齊運的課題。鋪集鎮黨委和政府把不斷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的切入點和創新點選在黨員干部的孝道力量之發現、實現、展現及其成長上,這一黨建模式啟示人們,黨員干部的八小時之內工作的忘我奉獻精神與八小時之外的孝敬父母及參加志愿者等高雅活動是一個整體。
(四)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新時代文明實踐探索的方向與規律
鋪集鎮黨委政府以德孝為根,黨建引領為魂而積極進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開展及其卓有成效。其實質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同時必須在實踐中貫徹的基本原則與創新規律。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第一次提出了“兩個相結合”重要思想。這也是對以鋪集鎮為代表的新時代證明實踐活動成果的肯定和升華。習近平總書記“兩個相結合”的重要思想,對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指引的方向和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根,是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本,是陽,宇宙大道、人民中心是體、源,三者一體而不斷推生中國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明新型態走向創新而輝煌。正因為如此,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文化樣板”及“齊魯樣板”的實現指日可待。
中共膠州市委黨校高級講師 楊硌堂
中共膠州市委黨校儒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鵬舉
膠州市總工會科員 孫澤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