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這里是黃河|“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非一日之功。要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既要謀劃長遠,又要干在當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讓黃河造福人民。

    ——201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以下圖文來自

    《中國江河流域自然與人文遺產影像檔案·黃河》

    總主編 馮驥才

    主編 葛劍雄

    攝影 鄭云峰

    圖片注釋 賀靚

    山水的記憶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

    中國最早的地理名著之一《尚書· 禹貢》對黃河是這樣記載的:

    導河積石,至于龍門。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又東至于孟津,東過洛汭,至于大伾。北過降水,至于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

    數百萬年的滄桑凝練成的黃河山水,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即使沒有人類活動的干預,還在緩慢卻實在地演變著。盡管鄭云峰先生的鏡頭記錄的只是一個瞬間,卻留下了黃河山水的雄奇清秀、浩蕩粗獷、瑰麗多姿、似真若幻、樸實平淡,難以名狀的恢弘,無法言傳的美麗。

    詩人余光中寫道:“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

    不管你是不是生長于黃河流域的孩子,來吧,這里都有我們關于黃河的共同記憶~

    黃河源頭河道呈多河道相互交織在一起蜿蜒曲折的網狀河形態,四周沼澤和河間地交錯分布,在冬日薄雪凌冰覆蓋下蔚為壯觀。

    星星海位于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為高寒草原分布區,因地勢平坦,流速減慢,形成大片沼澤和湖泊。 

    白河位于黃河源區西南部,是典型的彎曲河流,發源于四川紅原縣查勒肯,呈南北走向,流經四川省紅原縣和若爾蓋縣,為高寒山區流域,高程超過 3400 米,沿途植被發育,是黃河流域雨量最豐沛的地區之一。

    黑河顧名思義,其河水呈灰黑色,這是由于流域沼澤泥炭發育,河流侵蝕搬運,故而得名,又稱墨曲,其發源于紅原縣與松潘縣交界的岷山西麓洞亞恰,由東南流向西北。 

    澤曲是黃河上游的一級支流,藏語意為“高山地帶的河”,發源于青海東南部秦嶺山系支脈西傾山北麓蘇乎德日山,是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是多種高原珍惜、特有、名貴魚類產卵、索餌和越冬場所,如骨唇黃河魚等。 

    隆務河流域地處青海省東部,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屬于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是黃河右岸一級支流,又稱隆務格曲、格曲等,發源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東南部德日山南麓。

    大夏河是甘肅境內黃河水系的一級支流,源頭由夏河和洛河組成,夏河發源于甘南高原大不勒赫卡山,源地海拔 4240 米,洛河發源于臘力大山,源地海拔 3685 米,二者于完尕灘匯合,主河道長約 200 千米,上游河道寬大,下游河道狹窄,流經夏河縣、臨夏縣和東鄉縣注入劉家峽水庫。 

    洮河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和黃土高原西部,是黃河龍羊峽—蘭州區間最大的一條支流,發源于青海省西傾山北麓勒爾當,河源海拔 4260 米,水量僅次于渭河,是黃河上游地區來水量最多的支流。 

    湟水是黃河左岸最大的支流,發源于青海省大坂山南麓,北界祁連山脈與河西走廊水系相鄰,南部以拉脊山與黃河干流為界,西隔日月山與青海湖為鄰。

    祖厲河是黃河右岸支流,是上游著名的高含沙支流,發源于甘肅會寧縣南部與通渭縣交界處的華家嶺北麓,北流經會寧縣、靖遠縣,主河長 200 多千米,流域地處隴西黃土高原,地貌形態是黃土丘陵和殘垣,植被稀疏,地表沖刷嚴重,是甘肅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清水河位于青海省東部,屬黃河右岸一級支流,發源于循化縣達力加山,自南向北流經循化縣境內,在清水鄉匯入黃河,河長約 50 千米,源頭海拔 4155 米。

    大黑河是黃河在內蒙古自治區境內最大的一級支流,發源于烏蘭察布卓資縣,是黃河上游末端左岸支流,由東部的大黑河支流、西部諸支流以及哈素海退水渠三部分組成,流經包括河套盆地、山區和黃土丘陵區。

    窟野河位于黃河中游,發源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勝市的巴定溝,流域地處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過渡地帶的東段,出露巖層為砂巖和砂巖頁巖互層,強度低易風化,兼之植被稀少,故水土流失嚴重,河水多粗沙,年輸沙量 1.36 億噸,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來源區之一。

    無定河位于黃河中游河口龍門區間,發源于陜西省北部靖邊、定邊和吳旗交界的白于山北麓,全長約 490 千米,是黃河中游右岸的一條多沙支流,年輸沙量 2.17 億噸,僅次于渭河,居各支流第二位。

    延河流域地處陜西延安境內,為黃土高原溝壑區,森林覆蓋率極低,是黃河中游右岸的一 級支流,發源于陜西省靖邊縣天賜灣鄉高峁山,為延安市第二大河,也是陜北第二條大河。

    汾河發源于山西省寧武縣管涔山,縱貫山西省境中部,東隔云中山、太行山與海河水系為界,西鄰呂梁山與黃河北干流為界,流經太原和臨汾兩大盆地,沿途匯入嵐河、瀟河、文峪河、昌源河、洪安澗河、澇河、洰河、澮河等支流,是黃河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省的最大河流。

    渭河是黃河最大的一級支流,位于黃河腹地大“幾”字形基底部位,西起烏鼠山,東至潼關,北起白于山,南抵秦嶺,流經渭河盆地,上游出露白堊紀、三疊紀和石炭紀地層,中下游是第四系松散沉積,是輸沙量最大的支流,年輸沙量 5.34 億噸。

    洛河,古稱洛水,是黃河三門峽以下最大支流,發源于陜西省東秦嶺華山南麓藍田縣境,北靠華山、崤山,南倚伏牛山與長江水系毗鄰,東南以外方山與淮河為鄰,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東流與黃河平行,流域形狀狹長,于鞏縣注入黃河。

    沁河位于山西和河南兩省境內,是黃河中游最后一條入黃一級支流,發源于山西省平遙縣黑城村,流域邊緣山嶺海拔多在 1500 米以上,中部山地海拔約 1000 米,石山林區約占流域面積的一半以上。

    金堤河源于河南新鄉縣境內,是季節性河流,源自大沙河、西柳清河、紅旗總干渠,自滑縣耿莊起為干流,流經河南濮陽和山東聊城,于濮陽臺前縣匯入黃河,全長 158 千米,流域面積超過 5000 平方千米,是歷史上黃河決溢的遷徙地區。 

    大汶河流域位于山東中部的泰山南麓,發源于旋崮山北麓沂源縣境內,是黃河下游第一大支流,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北有泰山,東靠魯山、蒙山,西、南為丘陵和平原。大汶河干流河道長 239 千米,流域面積 9098 平方千米,由東向西匯注東平湖。 

    01黃河·山水的記憶

    本卷將以黃河流域的地理走向為經,以四季更迭為緯,時空結合,從黃河源頭至入??冢譃樵搭^、支流、上游、中游、下游五個部分,展現了各個地區的山、水、植被與野生動物等。整體上將突出自然山水的壯美、雄渾、野性與神秘,力求純粹。

    02黃河·往日的記憶

    本卷系統展示黃河流域的悠久歷史和深厚文明,并著重表現黃河巖畫、彩陶、仰韶文化、卡約文化喇家遺址、大地灣遺址、大汶口文化遺址、寺洼遺址、裴李崗文化、馬家窰文化、齊家文化、龍山文化、偃師二里頭文化、新鄭古城遺址、永泰古城、永濟橋、河源古城、云岡石窟、偃師水泉北魏石窟、內蒙古綠城寺、千佛山、太原天龍山石窟、鞏義石窟寺等。

    03第三卷  黃河·我們的記憶

    本卷記錄了生活在黃河流域各族人民的農耕放牧、飲食起居、婚喪嫁娶、宗教信仰、民俗年節和各種禮俗等。黃河流經九省區、沿途串聯起回、藏、蒙、東鄉、土、撒拉、保安、滿、漢等民族。五千年來,伴水而居的人民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為黃河文化。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