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在青島召開,10月26日上午同期舉辦區域協同生態伙伴論壇。本次論壇由中國銀行冠名贊助,旨在打造工業互聯網新生態,進一步深化青島與上海、深圳、安徽等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平臺協同、生態共贏,促進多區域聯動協同,愿用更開放生態締造新的產業藍海。
專家領航 瞄準新方向
在會議的“專家領航”環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劉默所長作了《數字化轉型背景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與演進》的分享,劉默提到工業互聯網平臺鏈接了很多的生態資源,成為平臺經濟,重新定義生產方式和商業模式,蘊含的價值會影響現有的生產組織方式。
中制智庫新望院長做了《制造業新階段與大趨勢》的分享,提到當前的發展面臨著從原來的追趕式的發展必須要變成自主式的發展,制造業的發展原來是裝配式制造為主,現在必須從裝配制造、集成制造轉向基礎制造。
孫松林通過5G直播的方式,展現了數字化轉型中的5G+工業互聯網的前沿研究成果,目前5G的發展遇到資金投入和運營成本高、缺少獨特的應用等困難,5G與工業互聯網的結合應該從資源、生產力、市場上在數字化轉型當中都會進行轉變。曹曼博士從中觀和微觀的角度交流了工業互聯網通用產品即數據所承載的信息的傳遞這一觀點。
深化合作 成果豐碩
在論壇的簽約環節,安徽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與青島市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簽署“皖、青”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工業互聯網區域協同的新路徑,充分發揮產業聯盟、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的對接與橋梁作用。
中國銀行青島市分行與品物科技達成了12億元的項目簽約,共同致力于在金融業與物流業的跨界融合與創新,共同做大產業生態圈,成為本次論壇一大亮點。
在去年的的世界工業互聯網大會中,滬深青發布了三地合作聯合宣言,這之后的一年里,三地行業協會密切協作,深化合作。在本次論壇上為品物科技、道客網絡、富佳智能、極視角等優秀的技術合作典型項目頒發了“聚力共贏獎”。
大咖共話區域協同新理念
在區域協同發展圓桌論壇上,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王旭琴與中電科22所所長吳健、上海質量管理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金德、騰訊工業云總經理李向前、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梁景凱共同圍繞區域協同發展創新話題展開討論。
山東、廣東、長三角在兩化融合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產業特點,青島代表渤海灣工業區,是一個以海洋產業、制造業為主的特點城市,尤其是近年來政府對于加速數字經濟建設、數字化的轉型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涌現出一些優秀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上海建了上海市工業互聯網監測平臺,目前正在建長三角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公共服務平臺,其次上海在工業設計等方面具備領先優勢。深圳是科技創新的地方,目前形成了“制造+科技”兩個板塊齊頭并進,目前深圳正在配合國家戰略,在前海打造門戶的工業互聯網示范區,擁有3個國家級雙創平臺,成為了國家工業互聯網特色方向基地。
三地各有特色,青島制造業門類齊全、場景豐富,深圳創新能力強,上海市金融業發達。一方面可以從資本、技術、創新等方面協同大灣區、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區聯合發展。其次可以從滬深青三個城市引領中國工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發展。對于三地行業協會來說,應該繼續加大“化學融合”、探討滬深青項目進一步落地,繼續推動三地數字思維互聯互通,融合創新發展、構建發展共贏的新生態。
經典案例薈萃 共繪美好未來
在成果案例展示環節,太極股份李慶分享了在電子、能源領域實踐,重點講解了水電站地質災害預警系統、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平臺、京能十堰智慧平臺等場景應用。中青林公司總經理王詩華分享了集團在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探索經驗。極視角副總裁劉若水介紹了計算機視覺的算法平臺以及AI的底座如何賦能給工業互聯網的案例。創新奇智高凌燕副總裁分享了AI+制造和AI+金融,致力于AI+行業智能化轉型。
本次會議后,滬深青及安徽等工業互聯網行業協會繼續圍繞“區域協同、生態合作、產業鏈群、數智賦能”開展聯合共建活動,促進區域協同創新發展。多地協會共同努力,共同支持龍頭企業、技術服務機構開展開源社區、開發者平臺和開放技術網絡建設;共同支持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研究院所、高校等合作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標準研制、試驗驗證等;共同支持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集聚地區特色資源,改造提升現有工業產業集聚區工業互聯網相關設施,實現區域內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滬深青及安徽的工業互聯網行業協會不斷在工業互聯網平臺、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通用產品、人工智能等領域展開深入探討與合作。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于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