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青島市發展改革委會發布2021年度120家青島市新經濟潛力企業和100家創投機構青睞企業榜單,并對2020年投資青島有較大貢獻的11家創投風投機構兌現獎勵資金。
高、新、強、大
這120家企業未來將成為“四新”后備軍
記者了解到,青島市新經濟潛力企業榜單突出輕資產特征,綜合考慮產業賽道、企業規模、成長速度、盈利能力、資本跟投等指標情況,經部門推薦、企業申報和專家評審等程序,由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市企業聯合會、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聯合遴選,共120家企業。其中,嶗山區23家,城陽區18家,膠州市16家,西海岸新區15家,即墨區15家,李滄區10家,萊西市8家,市南區6家,平度市4家,市北區3家,青島自貿試驗區2家。主要呈現出 “高、新、強、大”四個特點。
“高”,即成長起點高,上榜企業在青島注冊成立時間不超過三年,有86家達到規上/限上企業規模,占全部企業的71.7%,目前發展勢頭良好。
“新”,即行業領域新,上榜企業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電子商務、現代金融等新賽道和熱點賽道,無新增建設用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特征明顯。
“強”,即創新能力強,上榜企業普遍擁有院士、博士等領銜的高層次人才團隊,部分企業通過與院士工作站、研究機構、高校院所等密切合作,在技術、產品創新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如創新奇智科技集團開發了世界級的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AI技術,成為國內領先的企業AI解決方案提供商。
“大”,即發展潛力大,120家上榜企業中,有42家企業獲得創投機構投資,占全部企業的35%,部分企業投后估值已超過億元,能鏈、特來電等已成為獨角獸企業,企業發展空間廣闊。
好風憑借力
這100家企業頗受創投機構青睞
記者在現場獲悉,青島市創投機構青睞企業榜單主要聚焦2019年以來獲得創投風投機構投資的企業,經部門篩選、企業申報、區(市)推薦、專家審議等程序,由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市股權與創業投資行業協會篩選,共100家企業。其中,嶗山區18家,西海岸新區15家,高新區14家,城陽區13家,即墨區9家,市北區7家,萊西市7家,李滄區5家,市南區4家,膠州市4家,青島自貿試驗區3家,平度市1家。
從行業類別看,科學研究、軟件信息、高端裝備、新零售等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行業最受創投機構青睞,這些企業占到全部上榜企業的80%以上,投資領域與青島市產業發展方向保持一致。
從投資主體看,在青注冊的創投機構對本地企業投資參與度高,投資企業占全部企業數量的90%以上。市政府引導基金參股的本地創投機構發展迅速,投早投小成為趨勢;市(區)兩級國有企業對轄區內優秀企業精準投資,助力“專精特新”企業加快成長;一批國內知名創投機構來青投資,積極參與全市新興產業布局。
從企業成長階段看,約80%的上榜企業尚未納統,大多處于種子期、成長期,這些企業在細分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借助創投加速成長,成為青島“四新”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多方驅動
加快“四新”經濟發展
產業興,則城市興。青島與先進城市之間的差距,主要就是產業的差距、動能的差距。近年來,青島市高度重視 “四新”經濟發展,先后印發實施了《關于推進新經濟業態模式發展的意見》、《青島市發展新產業培育新動能的意見》等文件,重點發展集成電路、超高清視頻、機器人、氫能、醫養健康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智能制造、電子商務、新零售、數字文娛等新業態新模式,大力培育“四新”經濟市場主體,“四新”經濟實現量質齊升。
2020年,全市 “四新”經濟實現增加值4041億元,占全省“四新”經濟總量的18%,占全市生產總值的32.6%。“四新”經濟市場主體達到2.2萬戶,規模以上企業超過5000家,培育隱形冠軍企業112家、省瞪羚企業7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7家。獨角獸企業達到13家,成為名副其實的北方獨角獸第二城。
隨著全球創投風投中心的建設,近年來,各類創投風投機構積極投資我市新興產業領域,助力“四新”經濟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
2020年度,青島市創業投資實際募資額和實際投資額總量名列全省第一,獲得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300萬元創業投資獎勵。根據青政發〔2019〕11號文件及相關實施細則,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統籌運用省、市、區(市)獎勵資金,對2020年投資青島有較大貢獻的11家創投風投機構兌現獎勵資金。
金融機構代表、招商銀行青島分行行長助理郭志強向記者表示:“當前,‘四新’經濟正在成為青島市競爭的焦點。面對著前所未有的機遇,作為銀行業將進一步搶抓機遇,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主動對接新經濟、新動能企業,為青島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在具體執行層面,通過金融資源平臺化、國內國際市場聯動,幫助新經濟、新動能企業實現從融資到融智的深度經營。一是借助‘千鷹展翼’服務體系,助力新經濟、新動能企業騰飛;二是通過投商行一體化,聚焦新經濟、新動能企業差異化服務;三是通過公私一體化服務,打造大財富管理價值循環鏈,發揮體系化服務優勢?!?/p>
精準發力
助推“四新”經濟駛入快車道
新與舊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而是不斷轉換的。傳統行業并不就是舊動能,新生行業也未必就是新動能,新動能和舊動能的差別不是行業的差別,而是各個行業增長動力的差別。青島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青島市新經濟潛力企業榜單,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每年遴選一批新經濟潛力企業,強化政策、資金、人才等扶持,在精準培植“四新”經濟上加力突破,加快打造北方“四新”經濟發展新高地。
在加強“四新”經濟企業政策支持方面,將加快實施新經濟潛力企業庫管理辦法(試行),重點抓好產業鏈發展政策、新經濟企業培育政策、企業科技創新政策、“雙招雙引”政策等落地實施。用好“政策通”平臺,加強政策服務的主動性、精準性和實效性,服務企業做大做強,加快培育壯大“四新”經濟市場主體,爭取涌現更多隱形冠軍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市發展改革委、市企業聯合會等將聯合推出年度新經濟新銳企業,給予相應財政政策支持,強化標桿和示范引領效應。
在引導要素向“四新”經濟企業聚集方面,將圍繞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聚焦知識、技術、人才、資本、數據等生產要素,著力在供場景、聚資源、促融通、提密度上下功夫,導入信用評價、金融賦能、上市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創建、企業人才評定、應用場景開放等多種方式,促進更多要素流向快速“四新”經濟企業。
在優化“四新”經濟企業協同服務方面,將圍繞“四新”經濟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和全流程服務。依托行業商協會、產業聯盟搭建企業溝通協作平臺,促進企業優勢互補發展。發揮中介機構專業優勢,圍繞會計、法律、咨詢、人力資源服務、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為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服務。鼓勵大企業搭建線上線下結合的協同創新、產能共享、供應鏈互通的新型產業鏈創新生態,引領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