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才的聚集,人才服務工作中面臨著各級各類政策繁多、服務對象層級紛沓、各類需求不一而足、動態監測難以實現等等一系列的挑戰。青島市聚焦解決政策落實中的不知曉、看不懂、不會辦、碎片化等高頻問題,著力提高服務主體主動性、提升服務對象獲得感,把提升人才服務數字化水平作為突破口,搶抓數字青島建設機遇,在李滄區開展“無感服務”試點,初步構建起“無感知、免打擾”的人才服務新模式。
據悉,“無感”服務是指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理念重塑、流程再造、模式創新、智慧賦能,為企業和人才提供需求即時感知、靶向推送、智能預判、跟進處置的全新升級服務模式。依托“李滄區人社智能公共服務平臺”和人社專員隊伍,利用大數據高效算法,架牢了人才服務精準化、精細化數據支點,為人才提供全鏈條、無遺漏、全周期服務。
——人崗適配助力招引服務全鏈條
小王是青島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畢業學年忙于找工作的她參加了校招直播宣講會,沒過多久就收到了跟自己專業、就業意愿匹配的崗位和相關補貼政策,“在青島上學這幾年我已經深深愛上了這個城市,畢業后我想繼續在青島工作和生活,多虧了‘無感’服務,我才能這么快就找到心儀的工作。”
記者注意到,為打通人才招引服務全鏈條,李滄區借助“高校直擊”“直播互動”“人才驛站”等契合青年人才的新建板塊,與省內22所高校搭建人才對接橋梁,合力舉辦15次校招直播宣講會,吸引3700余名在校生參與互動。大數據智能抓取青年人才就業意愿,挖掘意向來青、留青人才,靶向推送適配崗位和就業創業指導等服務,延伸引才觸角,增加引才粘度。試點以來,平臺自動人崗適配互送達60.3萬次,成功引進各類人才10423人。
——政策覆蓋匹配人才信息無遺漏
平臺跨部門集成人社、民政、稅務、公安、行政審批5個部門4318萬條數據,為轄區企業貼上46項個性化標簽,為人才賦予105項特定化標識,構建智能立體感知體系;實時更新個人成長經歷、就業狀態、政策調整等信息,推送現行契合的政策,實現即來即推、即變即推,政策覆蓋無遺漏。李滄區人社局工作人員周珊珊表示:“目前平臺涵蓋了192項人社政策,進行了294.3萬余次的專屬匹配,惠及全區人才和企業,將定制服務落到實處。”
——平臺賦能聚焦個人發展全周期
記者了解到,平臺全程記錄人才發展全周期節點變化,按照補齊短板、墊高長項原則繪制個人“成長樹”,綜合人物畫像、行為建模、智能分析等手段,提前推送“晉升政策”“技能培訓”等禮包,引導人才遞進式成長,成功助力16人入選高層次人才項目,人才成長速度較平臺使用前同比增長近60%。通過平臺賦能,2年內晉升至正高的溫琦說:“平臺比我們想象的先行一步,為我和企業量身打造了超預期的成長之路,讓我和我所在的企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苯衲?月份,李滄區人社智能公共服務平臺被山東省大數據局評為“山東省新型智慧城市惠民領域優秀案例”并推薦參加全國新型智慧城市創新應用大賽。
李滄區人社智能公共服務平臺http://rs.qdlc.gov.cn:3000/rclc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