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青大附院隆重舉行新設備、新技術學術論壇暨青大附院PET-MR、TOMO開機儀式。本次引進的第四代TOMO治療機為全省首臺,PET-MR為全省公立醫院第一臺配置。青島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姜宏,青島市衛生健康委副局級領導干部呂富杰,青島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張可功,嶗山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金善超,青島大學醫療集團、醫聯體成員單位、兄弟醫院專家代表,醫院黨政領導,三級科室主任及病區主任、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職工代表出席開機儀式。
于騰波副院長介紹嶗山院區和PET-MR、TOMO情況。青大附院嶗山院區目前擁有44個學科,十大醫學中心,院區配備了亞洲首臺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超聲診斷系統、pet-ct、3.0T磁共振、128層CT等一大批先進設備。院區將秉承“大???、小綜合”的發展理念,以PET-MR、TOMO的引進應用為新的契機,將嶗山院區打造成高端特色的國際化院區。
董蒨院長致辭,他指出引進PET-MR、TOMO是醫院根據院區發展、“十四五”戰略規劃作出的重大決策。該項目的落地實施、新技術的開展,必將充分發揮醫院的學科及人才團隊優勢,進一步提升青島市乃至膠東半島疑難雜癥診治能力,為周邊患者提供更優質的診療服務,實現我院品牌和醫療技術的延伸,努力建設群眾滿意、高水平、現代化的區域醫療中心。
姜宏副校長講話,她表示PET-MR、TOMO的落地啟用,是附屬醫院著力打造一流醫學學科、一流醫療服務,推進青島市及膠東半島醫藥衛生與健康事業快速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也將有利于全市醫學衛生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學校醫學教育質量的提高。
市衛生健康委副局級領導干部呂富杰講話,他表示青大附院PET-MR、TOMO的開機運行,標志著我市在腫瘤治療、疑難病例診療能力提升等方面邁入了新的階段,對進一步加強優質醫療資源配置,推進青島市乃至全省的診療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
近年來,青大附院深入踐行無障礙就醫服務理念,緊緊圍繞學科高質量建設與發展這一主線,引進了山東省首臺達芬奇機器人、骨科機器人、電磁導航系統等一系列高端設備,迄今已開展達芬奇手術超過4000例,完成磁導航手術超過480例,成功完成省內首例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術,開展了海扶刀治療、TAVI不開胸手術等一系列先進技術。
青大附院將以PET-MR、TOMO的引進應用為新起點,充分發揮高新設備優勢,賦能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醫療技術高地和疑難重癥診治中心,推動健康服務品質升級,為實現青島市、山東省人民群眾“病有良醫”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一體化PET/MR顯像儀
PET/MR是正電子發射斷層(PET)和磁共振成像(MR)組合而成的多模式成像系統,是目前全球最高端的醫學影像設備。一體化PET/MR一次成像可同時獲得PET圖像、各個序列的MR圖像和融合圖像,也可進行動態增強MR檢查,診斷能力更加強大。PET/MR具有綠色安全、精細解剖、 精準定性、融合成像的優勢。
在腫瘤評價方面具有靈敏度更高,對于小病灶、隱匿性病灶、等密度病灶、形態特征不明顯的病灶等具有顯著優勢。同時,在健康查體、兒童腫瘤、神經系統非腫瘤性疾?。ㄈ绨d癇病灶定位、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及心血管系統疾病的評價中具有獨到優勢。
第四代Tomo ---RadixactTomo
Therapy(螺旋斷層放療系統),是目前國際尖端的腫瘤放射治療設備,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適應放療及劑量引導下的放療。Tomo適用的病種廣泛,除可用于常規放療設備治療的病種外,對多發腫瘤、復雜腫瘤、超長腫瘤以及緊鄰重要臟器腫瘤的治療具有其獨特、無可比擬的優勢:如腦膜轉移瘤、全腦全脊髓、雙側乳腺癌、胸膜腫瘤及靠近眼睛、腦干、心臟、脊髓等重要器官的用普通調放療設備難以治療的腫瘤。正如諸多專家的評價:Tomo真正實現了“變不(能)治為可治,變姑息為根治”,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殺死腫瘤,同時對正常組織器官的保護也是大大增加。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