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經過27小時連續作業,由駐青央企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參與施工的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沉管隧道深中通道E13管節與E12管節順利實現水下精準對接,為保障全線完成年度施工任務邁出關鍵一步。
據悉,E13管節長165米,寬46米,高10.6米,重約8萬噸,為淺灘深槽管節。此次浮運安裝前,17號臺風“獅子山”和18號臺風“圓規”相繼過境,疊加冷空氣影響,為施工決策帶來嚴峻挑戰。面對空前壓力,項目部先后召開E13管節浮運安裝會議和風險評估專家咨詢會,科學預判安裝窗口期,依托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精準研判施工區域天氣海況。為最大限度降低風浪影響,“一航津平2”整平船由半漂浮式調整為插樁式全抬升作業,13日凌晨3點,順利完成全部鋪設任務。
同時,鑒于深中通道專用船舶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一航局在此次浮運安裝前,先后組織召開專用船機裝備保障技術交流會和中期評估專題會,對面臨的風險進行系統分析并制定了專項方案;臺風過后,再次對船機設備進行了檢查。
據介紹,10月15日凌晨3點50,世界首制沉管運安一體船“一航津安1”帶E13管節乘潮前行,受弱冷空氣補充影響,一路頂風、頂流、頂浪,并伴有短時降雨和階段性能見度低于5公里的輕霧。經7次航道轉換,當日晚上7點10分抵達沉放水域。通過系泊、沉放、拉合及水力壓接等工序,16日早上6點50,E13管節完成對接。記者了解到,面對復雜多變的自然環境挑戰,一航局團隊上下聯動,不斷優化升級船機設備和工藝工法,有效避免施工風險,為持續提升安全質量水平,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提供寶貴經驗。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趙彭 通訊員 陳振強 劉暢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