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料、喂豬、清理糞便……10月13日一早,記者見到趙中銘時,他正在位于膠州市里岔鎮的青島德富源里岔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豬舍里忙碌著。
今年23歲的趙中銘,畢業于青島農業大學,在三里河派出所工作了一段時間,雖然工作環境和待遇都不錯,但是從小生長在農村的他,對家鄉始終充滿著眷戀和熱愛,他轉念一想,家里養里岔黑豬已經三十年了,為何不回去,把里岔黑豬的名號打得更響呢,這也讓他第一次萌生出了回家創業的念頭。
趙中銘參加展覽會
趙中銘沒再猶豫,立馬辭掉工作。從返鄉的第一天開始,他幾乎每天都是早上5點多起床,在豬舍里邊看、邊研究,刺鼻的氣味也沒能讓他退縮,遇到不懂的問題記下來,跟著父親學,咨詢大學教授?!拔覇为氄伊艘粋€本記錄黑豬養殖心得,那會兒連睡覺做夢都在拌飼料喂豬。”趙中銘笑著說。
為了讓消費者更多地認識里岔黑豬,僅僅通過線下專賣店在山東省內銷售,市場難以打開。趙中銘注冊了一個抖音號,拍工作圖片,學著做短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宣傳,越來越多的客戶知道了里岔黑豬,一筆筆訂單也接踵而來。
“ 10月初,浙江溫州的吳先生來到他們公司,看完之后特別滿意,當天就交了定金,購買100多頭,回去在山上放養,還有廣西的一位客戶,已經連續兩年回購豬苗,現在的客戶全國各地都有。
光靠抖音平臺不夠,趙中銘每年還參加山東省畜牧局舉辦的展覽會?!斑@個月底,在青島就要舉辦為期兩天的中國農業創富大會,給我們提供免費展位,我們到那時帶著產品,現場制作紅燒肉,讓大家品嘗里岔黑豬肉的獨特之處?!壁w中銘說。
趙中銘明白,要贏得消費者信賴,就必須嚴把產品質量關。里岔黑豬比普通豬多一根脊椎和一對肋骨,體型大,喂養至少要滿12個月,必須采用最傳統的飼養方式,喂養玉米、大豆、麩皮和青飼料等。
為了讓黑豬有更好的生長環境,他積極擴大生產規模,增強市場競爭力,2019年,他開始改造豬舍,翻蓋屋頂,增加供暖和供冷設備,引入機器拌料,黑豬數量由原來的400多頭增加至700多頭。
養殖黑豬要人勤快,趙中銘就做到了這一點。他將家里200畝農田利用起來,黑豬的口糧自己種。玉米,西瓜,白菜、蘿卜等,里岔鎮的土壤和環境適合這些農作物的生長,而且黑豬的糞便也是很好的肥料,這樣種出來的有機水果蔬菜不僅可以讓黑豬吃的更健康,更多的還能進行銷售。
“我看到養殖場外面的十幾畝樹林一直閑置著,去年還在里面散養雞,把農產品種植和畜牧養殖結合起來,提升附加值,增加了一條農業生態鏈。”趙中銘對記者說道。
自己富不算富,帶動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一直是他的夢想。趙中銘家創建了青島里岔牧城黑豬養殖專業合作社,他幫著加入合作社的村民制定發展計劃、做好技術指導、打通銷售渠道,為農戶解決了后顧之憂。
踏實肯吃苦,有想法又有責任心的趙中銘,得到了很多社員的認可,里岔村的劉欽玉就是其中一位。“之前的收入來源就是在家種地,2019年知道了黑豬養殖專業合作社,想著試試看,一開始就買了幾頭豬苗,有什么不會的,給中銘打個電話立馬就來了,他特別耐心的來指導我建豬舍,配飼料,如何照看,打疫苗……而且前兩年豬肉價格高,真是趕上好時候了,這不,我又買了十幾頭豬苗?!眲J玉感激地說道。
一邊忙活著黑豬養殖,趙中銘又開始了新計劃。前一陣農收的時候他發現,來村里收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的小販把價格都壓的特別低,本來現在村里種莊稼的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忙活一年,卻賺不了太多錢。
“我準備和村里年輕大學生一起,建設農產品的深加工園區,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這樣就可以以市場價收購村民種的糧食,村里沒有工作的老人還可以到這里來工作,剛好前幾天里岔政府的領導來走訪,說要幫著找一個合適的廠址,帶著村民們共同致富?!壁w中銘說。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王雪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