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中國香氛市場逆風崛起。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國內香氛概念產品銷售額達到62.7億+元,與2020上半年相比同比增長21.07%。CBNData報告表明,預計到2022年我國香水市場規模將突破400億元。
巨大的市場迭代和變革之下,誰能脫穎而出?據阿里平臺數據統計的2019年1-11月TOP20品牌中,排名TOP20的品牌占比為45.9%,幾乎三分之二都是國際品牌。不過與整個市場幾乎被國際大品牌壟斷不同的是,在阿里平臺TOP20品牌中出現了5個國產品牌,這也意味著國產香水正在被世人所看見。
以代理外國香水品牌起家的“氣味圖書館”,2017年底推出的香型“涼白開”成為刷屏社交網絡的爆品,2018 年雙十一賣出了40多萬瓶,全年累計銷售超百萬瓶,系列產品占到品牌銷售的三成以上。
是什么原因使國潮香水進入到大眾視野,并且在大牌林立的市場中爭得了一席之地的呢?
首先是對自己的外在形象擁有更多話語權的是Z世代女性。相比起“千人一聞”和“天天一味”,國產香水另辟蹊徑的味道更受年輕女性的歡迎,也更加凸顯不同人的特色。
其次,國產品牌抓住線上營銷渠道。對于任何一個行業爆品來說,尤其是在消費品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情形下,好用和營銷都是缺一不可的。國產香水的目標人群是追求趣味和個性的年輕人,以90后00后的學生居多。這個目標群體的特點是對“廣告”有天然的敏感性和警惕性,他們不那么容易相信權威背書或品牌方的一面之詞,而更多地傾向于搜索產品的評價、做各種美妝功課。這恰恰是國產品牌最擅長的營銷。微博、抖音、小紅書……一套下來,頃刻之間就能攻下不少流量。
最后,隨著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多年的經濟發展,香水行業也有了自身的“歷史沉淀期”,很多國潮品牌也都有了很清晰的產品特色和定位。而伴隨著民族自信心的提升,新一代年輕人不再過分崇拜“舶來品”,漸漸失去對國際一線的追崇,這也使國潮香水有了更好的發展市場。
目前總的來看,國產香水雖然難以與國際品牌叫板,但在中低端市場已經有了良好的表現。在未來,國產香水還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