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這就是山東丨“大國重器”的山東擔當

    天上“北斗”,大國重器。今年9月份,首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在湖南長沙開幕,北斗發展情況受到萬眾矚目,在不久前舉行的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北斗再次受到眾多關注。

    這兩場高規格的國際峰會,注定將成為我國北斗技術規模應用的又一里程碑。山東的北斗發展如何?在這項大國重器的發展與應用方面,山東如何擔起重任?記者了解到,事實上,就在這兩場峰會前不久,山東也出臺了關于北斗的“大動作”。山東的北斗故事,也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

    今年9月份,山東省委網信辦印發《山東省統籌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實施方案》,確定工作目標任務,細化推進落實措施,明確20余個部門(單位)責任。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山東省北斗應用不斷取得突破,率先建成兼容北斗三號衛星信號的省域基準站網,獲批建設北斗綜合應用示范項目,方案的出臺將進一步拓展我省北斗應用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發揮北斗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國家安全方面的作用。

    山東的北斗“一張網”

    夜觀北斗,便曉東南。

    中國“大國重器”的鑄就,背后離不開敢為人先的大國志氣。作為中國的一個北方大省,山東也主動擔起了重任。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山東,對北斗發展十分重視,山東的北斗“一張網”早已建成。

    這“一張網”是如何建成的?記者了解到,山東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一張網”由山東省自然資源廳組織建設,于2018年1月啟動建設,歷時一年半建設完成。

    2019年8月,順利通過驗收時,以衛星導航領域知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經南為組長的專家組給予高度評價。當年10月1日,正式向社會免費提供衛星導航定位基礎性服務。

    記者了解到,山東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一張網”,由124座站點構成。山東自主開發了基準站網服務管理軟件,設計并新建數據脫密子系統,對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進行了信息安全升級改造,形成了基于北斗兼容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的高精度定位基準服務能力,實現了全省陸域及近海島嶼的無縫覆蓋。

    山東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一張網”有何特點?記者了解到,山東“一張網”實現了軟硬件的完全國產化和自主可控。北斗“一張網”配備了完全國產化的設備和自主研發的分發服務軟件,實現了衛星導航基礎信息安全、系統升級維護和定制化服務的自主可控。

    齊魯英豪,敢為人先。山東還在國內率先建成了基于北斗三號衛星信號的省域基準站網。“一張網”所采用的軟硬件在數據接收、處理及發布等各方面均支持北斗三號,為推動我省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創新融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山東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實現北斗數據多方共享。充分利用省內已有的國家、軍隊、氣象等基準站資源,統一規劃建設了北斗“一張網”,大幅節約了建設經費投入,實現了與國家空間位置基準的統一和軍地數據資源的共享,為氣象精準預報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比藗兂S眠@句話形容分毫之差,謬誤和損失難以挽回。在山東的北斗“網”中,這種情況恐怕不會出現。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些年來,山東一直致力于創新服務模式,推動北斗產業發展。山東在履行全省衛星導航定位基準信息公共服務職責的前提下,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從毫米到亞米級的精細化分級服務。

    同時,為推動山東省衛星導航產業發展,提高企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山東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原則,授權相關企業利用脫密后的基準站數據自行開發北斗高精度導航位置服務平臺,向社會提供大眾化導航位置服務。

    目前,使用單位達到近1000家,使用終端4500多臺,已服務與自然資源、水利、電力、交通、市政、農業等20個多個行業,大幅降低了社會生產的人員及裝備投入,提高了生產效率,產生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

    據媒體報道,“十四五”期間,山東將構建以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網為中心載體,大地、高程、重力、深度四網融合的陸海一體省域測繪基準體系,進一步優化“一張網”服務功能,為各行業用戶提供高效便捷的基準服務?!?/p>

    山東北斗的“海上故事”

    百川歸海,萬里奔騰。山東作為海洋大省,海洋資源豐度指數全國第一。在發展漁業的道路上自然少不了北斗的身影。

    在山東,北斗設備的推廣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漁業安全監管和應急救援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了解到,山東漁業與北斗的故事要從十幾年前說起。

    早在2010年起,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執法監察局著手構建漁船北斗衛星定位通信網絡。

    海水滔滔,波瀾壯闊。

    2010年7月,山東為赴朝鮮東海岸作業的大馬力漁船安裝北斗衛星定位通信終端。僅僅兩個月后,開發了定位監控軟件,實現了遠洋作業漁船的實時定位和通信管理。2011年6月,山東又為第二批赴朝鮮東海岸作業的漁船安裝了北斗衛星定位通信終端。

    2012年結合山東省漁船專項整治行動為44.1KW(60馬力)以上漁船全部配備北斗衛星定位通信終端;2015年利用中央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對漁船北斗終端進行升級改造。

    目前全省8000余艘漁船安裝了北斗衛星定位通信終端,含養殖船、海洋捕撈漁船約7100艘。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曾表示,“防災減災是北斗應用最為典型、最為突出的領域之一”。

    我省現有海洋捕撈漁船、輔助船及大型養殖船2萬余艘,上有船員15萬-18萬人。出于成本考慮,絕大多數船員的救生衣都無搜救定位設備,船員落水后難以及時準確發現其位置,實現自救。氣溫較低時,最佳救援時間僅半小時,超出后船員的生還概率很小。

    未來三年,在山東,北斗的創新應用示范主要在漁業和漁政管理領域,應用場景分別為漁業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漁船定位導航與動態監管,漁港巡檢巡查及管理等。北斗技術應用主要包括雙向短報文通信、防拆卸報警,航道、錨地、高風險水域、敏感水域自動提示報警,夜間點名、短信語音播報等。

    山東計劃為全省8000多艘60馬力以下的小型海洋捕撈漁船裝上北斗終端設備,為全省7100余艘在冊的60馬力以上大中型海洋捕撈漁船換裝北斗三號終端設備,以便充分利用北斗系統的短報文功能;研發山東省海洋與漁業綜合管控服務平臺,實現北斗短報文與手機短信、微信的互聯互通,使用北斗短報文與位置報告功能提前發送臺風等災害預警信息、開展救災指揮調度并在漁船遇險時實現快速求救報警和應急通信;分批次為20000多艘海洋捕撈漁船、輔助船及大型養殖船船員配備帶北斗定位設備的救生衣(約15-18萬套),為沿海各市、縣各安裝一套終端接收設備,用于漁民落水后搜救工作,指揮救助人員及時準確找到落水漁民,提高救援生還率。

    這些工作的順利推進意味著什么?記者了解到,北斗的各項設施配備后,可以加強漁船管控,了解漁船動向,減少或避免漁業涉外事件發生,降低社會影響。還可以加強應急救援,提高搜救效率,增加漁民生還概率,減少經濟損失,避免引發社會影響。另外,可以減輕港監、漁政、船檢人員工作負擔,通過電子化辦公、無人化管理替換掉繁瑣的現場巡查巡檢及登記工作。

    借助北斗高精度星地融合技術,還可以對衛星定位偏差進行修正,提高定位精度,給海洋、漁業等傳統行業賦能,助力山東建設“海洋強省”的宏偉目標。

    人類與大海共生共存的故事還在繼續,而北斗將繼續守護著山東這片波瀾壯闊的大海?!?/p>

    山東北斗的“指路”故事

    萬道河,千重山。

    在山東,北斗的“指路”故事也數不勝數。

    山東省是人口大省,交通網繁雜,實現對車輛的監管十分重要。記者了解到,北斗在山東省交通領域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兩客一?!避囕v、公務車、電動車都安裝了北斗系統,實現對車輛位置、速度等實時監控。北斗是當之無愧的安全衛士!

    在山東,北斗的“指路”故事有許多例子。山東的交通等部門和許多高精尖的企業也在為此做著努力。

    記者了解到,隨著國家對安全監管工作的日益重視和對“互聯網+政務”工作的不斷推進,針對?;返缆愤\輸安全監管涉及的管理隱患,山東航天九通車聯網有限公司以北斗導航、物聯網等技術為支撐,以?;飞a運輸大數據為基礎,研發了“北斗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全過程信息化監管平臺”(以下簡稱“平臺”),得到山東省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

    很快,一個全過程、跨部門協同監管格局率先落地東營。據了解,平臺采取“四統一”(統一平臺建設、統一標準規范、統一數據庫應用、統一系統軟件)的全過程動態安全監管方式,融合應急、交通、公安等部門多維度安全監管和數據共享需求,應用于化工廠區的事前預警、重點區域的隱患排查、危化品運輸車輛的主動安全防御、車輛作業信息及報警信息的精準采集、跨部門數據的實時比對與應急聯動等多個場景。政府和企業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平臺既服務于政府管理部門,又服務于生產和運輸企業。

    在東營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平臺率先在東營市建設完成并投入運營。東營市234家?;飞a企業、161家?;愤\輸企業、10369臺?;愤\輸車輛、24700余名從業人員全覆蓋,將207處裝卸平臺、8處罐體清洗點、17條?;愤\輸車輛專用行駛線路、14處專用停車場納入統一管理。

    在東營,應急、交通、公安等部門通過基礎數據交互,構建起全新的北斗應急安全感知網絡,實現了對安全隱患和突發事故的實時、閉環處理。2019年以來,東營市應急、交通、公安部門共向數據交換系統推送信息700萬條,調用交互接口969.3萬次;車載設備累計自動發出預警聲音提醒3.35億次;向企業和車輛發送各類提醒消息1219.8萬條;向公安交警部門推送違法信息153.2萬條;對進出東營市的?;奋囕v總計382.7萬輛次進行了身份識別。

    平臺進一步提高了東營市多部門協同應急管理水平,有效降低了?;吩谶\輸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全市?;愤\輸車輛事故發生率下降了75%,安全形勢持續向好。使用該平臺的企業月報警數和安全風險值均出現大幅下降。

    平臺運行以來,除日常行業監管外,在特殊時期的應急保障工作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東營市交通運輸局統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通過平臺共向縣區、企業和車輛發送安全提醒信息239.42萬條,向市防疫指揮部報送進出東營市的外地?;奋?1865輛。

    此外,據媒體報道,山東省還設立了基于北斗系統的車聯網平臺。安裝了北斗導航終端的車輛接入網絡,可以在車聯網公司的大屏上顯示車輛行駛信息,可以對車輛進行實時監控。多少輛車超速了,多少司機疲勞駕駛,車輛都駛向哪里,行駛了多少里程……這些信息都一目了然。

    “遠來黃河流不盡,望去渤海潮涌生?!比f里黃河,從高原奔流而下,蜿蜒奔騰5464公里,終從東營這個年輕的城市入海。

    正如東營這個年輕的城市一樣,在整個山東,正擁抱新的科技、新的創意。在“北斗”這項大國重器的發展與應用方面,山東必將擔起更多重任。

    來源:大眾網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