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主辦,青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普通高中物理學科青島教研基地承辦、教研網和青島第二中學協辦的全國示范性常態化在線主題教研活動在青島二中舉行。
為發揮教研隊伍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落實中的專業支撐作用,保障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教育部于2018年11月正式設立了全國中小學學科教研基地,公布了首批全國普通高中29個基地,其中高中物理學科全國僅有3個教研基地,分別是上?;?、江蘇基地和青島基地。
青島基地是長江以北唯一一個物理學科教研基地,也是山東省內唯一一個學科教研基地,負責人為青島市高中物理教研員劉林。該基地定位于“立足本地、服務戰線、示范引領、聚慧共享”,高度聚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任務,探索課程建設、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關鍵環節的機制、策略、途徑和方法的研究,創新探索學科教學中的重大問題、前沿問題、難點問題以及教研工作的制度、機制和方式等問題,設計和實施面向全國學科教師的研修和網絡教研活動,將研究成果和教研經驗面向全國輻射,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
本次研討活動通過專題研討的方式,探索基于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課堂教學,選取聯系社會生活實際的情境化素材,研究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導向的單元教學設計與情境化教學改進實施路徑,向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科素養的教學目標轉變。
活動過程中,青島教研基地外聯北京師范大學李春密教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物理教研員湯清修帶領的教研團隊、北京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物理教研員崔琰老帶領的教研團隊,內聯青島市兩所國家級示范?!鄭u二中和青島三十九中,通過課堂教學展示、案例分享和微講座的形式,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交流研討。
青島二中教師閆彩霞做《測量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課堂教學的展示。青島三十九中教師丁寧分享案例《電磁感應和交變電流——模擬潮汐發電為青島居民供電》,教師張銳分享案例《自由落體運動——制作反應時間測量尺》。上海市川沙中學教師張艷、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教師劉娜、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湯清修和北京市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崔琰介紹單元教學的設計思路。北京師范大學李春密教授做全程專業指導和案例點評。青島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員、教育部高中物理學科教研基地常務負責人劉林做《青島教研基地學科項目推進策略》微講座,主持并總結全天的研討活動。
據介紹,青島教研基地已經承辦兩次國家級示范性常態化在線主題教研活動,積極搭建高中物理教師成長的高平臺,深入研究教育教學關鍵問題,提高教師課程實施水平,推動青島市教研水平持續走在全國教研的前列。
近幾年,青島積極推進學科教研基地的建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青島市教科院2015年確立了覆蓋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全學科的第一批332個“青島市學科教學改革實驗基地”,2019年遴選了第二批200個“青島市學科教研基地”,以學校學科組為依托,有效整合區域名師資源,輻射學科教學成果,培育骨干教師團隊,推動學校多樣化、特色化發展,激發青島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的活力。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肖芳 報道)
相關新聞鏈接
山東手機報 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學科青島教研基地研討活動舉行
青島新聞網 聚焦物理教學全國物理學科教研活動在青島二中舉行
青島新聞網 改進高中情景化物理教學模式這場全國學科探討會在青舉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