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圍繞“百年再出發,邁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青島市科技館精準對接鄉村學校科普需求,開展了“科技節進校園”活動走進西海岸新區藏馬小學。記者獲悉,該活動由市科協主辦,市科技館、海洋科技館、西海岸新區教體局、西海岸新區科協承辦,455名在校學生參與其中,感受科技魅力,共享科普成果。
為更好地對接鄉村科普需求,響應基層的科普呼聲,為鄉村提供精準科技資源,市科技館前期多次調研西海岸新區中小學校的科技教育活動現狀,為學生們量身定制了此次的科學體驗課程及體驗活動。低年級的學生以體驗科普大篷車、參觀3D科普展、機器人互動體驗等活動為主;高年級的學生則通過動手制作電動賽車、動力滑翔機、紙飛機等來體驗科技。
活動現場科技老師為學生們講解科技模型相關知識和動力學原理,細心指導學生們制作科技模型。學生們或是沉著思考,或是熱烈討論,在動手實踐過程中學習科學知識,領略科技魅力。體驗課程后學生們躍躍欲試,紛紛亮出自己的作品一較高下。除此之外,活動現場設置了航空模型表演,精湛的表演技術不時引得學生們歡呼,而與小胖機器人的人機對話則使得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為突出島城海洋特色,助力提升海洋教育水平,此次活動增設了海洋科技館科普大篷車項目。科普大篷車載有百余件海洋生物標本、圖文展牌等,其中包括深海獵手灰鯖鯊、“丑萌”的鱟頭鰩、外形奇特的雙髻鯊等珍貴的海洋動物標本。同學們爭先恐后參觀神奇的迷你海底世界,認真傾聽海洋科普知識,加深了對海洋生物、生態的認知,深刻意識到海洋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科技節進校園”活動是青島市科協助力“鄉村振興 科技賦能”送科技下鄉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市科技館黨支部在黨史教育中為民辦實事的重要環節。此次活動舉辦正值2021年青島市全國科普日期間,是市科技館根據工作實際推出的科普惠民實踐活動之一,在為鄉村學生帶去科技盛宴的同時,進一步開拓了他們的科技視野,促使科普資源下移,切實提升了鄉村青少年科學素養,為鄉村振興貢獻了科技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