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號和空間站的組合體完成了繞飛以及徑向交會的試驗,即將啟程回歸祖國的懷抱。
總臺央視記者勞春燕正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現場帶來最新消息。
3名航天員即將啟程返回
14時15分左右,返回艙內只有湯洪波一個人還在值班,聶海勝指令長已經率先回到軌道艙內,緊接著劉伯明也回到軌道艙內休息。返回艙內必須要留一個人值班,現在輪到湯洪波值班。
其中有兩個有意思的小插曲,一是湯洪波在其他兩名航天員休息的時候,一直興致勃勃往外看,欣賞地球的美景,時不時地還會和劉伯明交流一下,非常陶醉于從太空欣賞地球的美景。
二是在神舟十二號飛船從核心艙前向200米向400米轉移的時候,湯洪波先感嘆說“天宮啊”,然后他們三個人依次說了一句“天宮再見”。在他們告別天宮的時候,心情肯定很復雜,一方面當然很希望回歸地球,回到家人的身邊,回到和他們一起參研參試的人員的身邊。另外一方面,他們可能對生活了三個月之久的太空之家也有一點依依不舍的感情。
回家路上的挑戰
1.現在已經獨立飛行了,要離開天宮空間站當前的軌道,進入到返回地面的這個軌道。要進行調姿和制動,把軌道艙分離掉。因為軌道艙里面可能有一些廢棄物和一些無用的東西,要先把它拋掉。然后再調姿90度,使得它的發動機面向它速度前進的方向,給它進行一個制動,這樣的話就會進入到一個滑行軌道,向地面來滑行。
2.第二道關是再入關,再入大氣層這一關是返回路上最危險也是最嚴酷的一關。飛船的返回艙在進入大氣層之前要拋掉推進艙,因為推進艙后面的發動機是不能進行隔熱的。之后就是完整的返回艙,利用返回艙其中的隔熱材料與大氣層進行摩擦,把速度動能轉換為熱能,用大氣層來進行減速。這是非常危險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但是目前我們所有的11艘飛船都是安全返回的。
3.之后就是開傘,到了10公里高度以后,這個傘是非常重要的。在落地之前,還有一個飛船落地動作,反推發動機要點火。后面應該還有四五道關口。
這次歸途跟以前有哪些不同?
主要是有兩個方面:
第一是返回著陸場進行了調整,之前是四子王旗,目前調整到東風。由于著陸場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整個返回制動點的位置,包括返回的控制計算,都要發生相應調整,相關的測控條件、保障條件也會發生變化。
第二個方面的變化就是神舟十二號飛船里頭,返回控制系統采用了預測制導的方案,比以往的控制系統更進了一步。神舟飛船采用北斗信號來實時定位自己的位置,同時在預測返回的過程中,實時預測自己的落點,如果發生偏差,就會進行糾正。采用這種預測指導方案,返回的落點精度會更加提高。
來源:央視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