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國家確定的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9月15日,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了關于對《青島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針對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起草了新規,正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悉,新規共19條,明確了適用范圍和職責分工,對改造內容進行了分類,確定了資金保障政策,規范了規劃和計劃編制,確認了實施主體,明確了聯審制度和驗收制度。
哪些小區享受“優先改造”?
《辦法》中提到符合下列條件的小區,可優先列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基礎設施老化,已經出現漏堵斷破等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的問題的;已經實行物業管理或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業主就改造內容及共同出資達成一致意見的。同時,參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對改造對象范圍的界定,結合本市實際,《辦法》第二條明確城鎮老舊小區為城市范圍內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
符合條件的小區如何發起審批呢?新規指出,參考山東省優化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專項小組辦公室《關于優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審批的指導意見》各區(市)政府應當組織住房城鄉建設、發展改革、財政、民政、自然資源和規劃、城市管理、園林綠化、行政審批等部門以及專營單位等對改造方案進行聯合審查,出具聯合審查意見,實施主體憑聯合審查意見依法辦理立項、用地、規劃、施工等手續。
老舊小區改造有啥標準?
為區分改造類別和層次,參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辦法》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分為基礎、完善、提升三類?;A類是為滿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內容,主要是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區內建筑物屋面、外墻、樓梯等公共部位維修等。完善類是為滿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內容,主要是環境及配套設施改造建設、小區內建筑節能改造、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等。提升類是為豐富社區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立足小區及周邊實際條件積極推進的內容,主要是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及其智慧化改造。
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完工后,由建設單位組織相關部門、參建單位、居民代表進行項目聯合竣工驗收和評估。驗收和評估通過后,應及時完成竣工財務決算,做好竣工項目的資料整理、歸檔和移交工作?!薄掇k法》第十五條規定,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或地下管線部分完工后,由項目實施主體組織相關部門、街道、社區、業主委員會(或業主代表)、物業服務企業和設計、施工、監理以及專營單位等進行驗收。項目實施主體應加強工程建設檔案資料收集,竣工驗收后應向相關部門和物業服務企業等單位移交工程建設檔案。
老舊小區改造資金從哪里來?
經過梳理,記者發現,此次政策的突破點在于進一步明確了“錢從哪里來”的問題,其中提到,各區市可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向金融機構貸款、引導社會化資本投入、鼓勵居民共同出資等方式籌集改造資金。鼓勵居民通過申請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提取住房公積金、銀行貸款、捐資捐物等方式出資。
老舊小區三分建、七分管,若想實現自我“造血”,專業的物業管理勢必要到位。《辦法》還提到對改造后的城鎮老舊小區物業服務,區市政府可以給予財政補助,補助期限、補助標準及方式由各區市結合實際確定。補助發放完后,老舊小區物業運營單位能否實現長期可持續的“資金平衡”,也將成為關鍵。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