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賽迪顧問發布2021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百強榜,并綜合考慮各城市GDP水平及數字經濟指數值情況,將數字經濟百強城市劃分為一線、新一線、二線、三線四個等級。本次發布的榜單上,北上深廣杭,五個“老牌”強手穩居榜單前五位,位列“一線”城市行列。青島以第17名的名次,入榜數字經濟“新一線”城市。
數字經濟是指以數據資源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主要涵蓋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兩個方面。本次共有13個城市入選數字經濟新一線城市,是指數值位于40至60之間,且均屬于GDP萬億俱樂部成員,數字經濟重點領域有所突破,具有良好經濟基礎與創新潛力,數字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追趕勢頭強勁,但與“一線城市”之間仍有差距。
據悉,早在2019年,山東省就印發實施《數字山東發展規劃(2018-2022年)》,為加快數字山東建設列出時間表和計劃書?!兑巹潯分忻鞔_表示,山東省支持濟南、青島、煙臺打造全國領先的數字經濟集聚地和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到2022年山東省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由35%提高到45%以上。
近年來,青島不斷加快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去年,正式發布了《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加強要素資源供給、集聚數字經濟人才、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培育數字經濟生態、加大項目扶持力度等5方面,提出了17條具體的政策措施。而在今年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青島不僅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新增成為綱要的核心指標,更是首次將“發揮數字牽引作用推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單列一章,明確了青島數字化轉型的重點發力方向。對于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9月8日,青島市統計局局長劉岐濤做客“民生在線”時表示,今年上半年,青島市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運行良好,呈現主體增多、規模增大、動力增強特點。上半年,規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相關企業數量達到585家,同比增長13.2%。其中匯集了互聯網貿易、互聯網平臺、數字內容與媒體的數字要素驅動業企業增長最快,同比增長35.4%。企業營業收入816.7億元,同比增長19.2%。其中,發揮數字技術與產業融合發展橋梁紐帶作用的數字技術應用業實現高速增長,營業收入增速達到30.5%。投入研發費用33.1億元,同比增長29.3%。其中,數字產品制造業、數字產品服務業、數字技術應用業、數字要素驅動業4大類增速均在25%以上。同時,投資項目完成投資額增速達到37.0%,也為下一步的加速發展注入新動力。
牢牢把握“先發優勢”,青島將工業互聯網作為推進產業數字化迭代升級的發展路徑,以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為目標,加速構建一個豐盈的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依托卡奧斯建設“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已聚集3.5億用戶和400萬家生態資源,連接各類智能終端2600多萬臺,上線工業app超過2000個。不僅如此,賽輪集團搭建的橡鏈云平臺,青島酷特智能專注實踐“互聯網+”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用戶直連制造”模式,中車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的智能運維大數據融合應用,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實現工業互聯網與碼頭業務生態深度融合……“一超多能”的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加速形成。
構筑平臺外,青島也在加速企業“觸網”步伐,持續推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引進Handle標識解析全球根節點(青島)等一批“國字號”項目,布局4個行業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成426個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企業上云數量近1.5萬家,兩化融合指數達到91。
與此同時,青島還不斷集聚數據創新資源,搭建數字經濟發展生態圈,涌現出一大批優質數字經濟園區。5G高新視頻園、青島國際創新園、青島國際特別創新區、動漫產業園等數字經濟園區,目前已累計引入企業總數4000余家;5G時空信息科技園、藍色地球大數據等一大批優質項目相繼落戶青島;浪潮大數據產業園、中國移動(山東青島)數據中心二期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為青島集聚數字經濟創新資源不斷注入新動能。
榜單來了
↓↓↓
入榜數字經濟“新一線”城市!轉發,為青島點贊!
來源:青島日報公眾號/青島發布公眾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