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膠州:好家風凝聚起向上向善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強調“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以來,青島膠州市大力開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地生根,引領廣大市民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培養好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凝聚起向上向善力量。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家校共育“美德少年”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信交朋友,惠普鄉鄰;恤寡矜孤,敬老懷幼”......

    8月27日上午,膠州市膠萊街道王珠新村的家風大講堂正式開講。一句句家風家訓的經典名言,伴隨著老師們生動活潑的解讀,從窗戶里迎風飄來。

    走進課堂,臺上,老師和同學們講得聲情并茂;臺下,一些周邊中小學的學生、家長以及本村村民,將教室圍得水泄不通,聽得津津有味。

    “愿意聽、聽得懂”“不僅講經典的家風家訓故事,還講村里的事、身邊的事哩。”作為來的晚的“聽眾”,50多名村民只能站在后排,時不時往前挪動一下身子,想聽得更清楚一些。

    今年7月份以來,膠萊街道持續開展以“傳承好家風 弘揚新風尚”為主題“身邊的事更容易引起村民共鳴,更容易讓村民接受,也更具有感染力和號召力?!蹦z萊街道黨工委委員王厚梅認為,宣講的家風內容由古至今、家風事例由小及大、家風對象由己及人,傳遞了勤儉意識、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等道德操守,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位于膠萊街道南部的膠州市第十七中學,在探索和積累家校共育的路徑和經驗過程中,根據學校地處鄉村的特點,創新創辦了島城第一所家長夜校大講堂,為農村家庭弘揚優良家風提供了交流的平臺。

    “通過家長夜大的平臺,架設起家校共育的舞臺?!蹦z州市第十七中學校長劉乃志告訴記者,學校圍繞孩子的成長中重要節點的問題,與家長做心與心的交流、溝通,達成共性認知,引導家長們探尋家庭教育的方法,用科學高效的方法來陪伴孩子,學會和孩子和諧相處。“融洽了家庭氛圍、優化了家校關系,同時大幅度提升了學校辦學水平?!?/p>

    王厚梅說,正如墨子所言:“人性如素絲,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焙⒆尤缤粡埌准?,可塑性極強,這就要求家庭和學校相互溝通、協調,幫助學生明辨是非,避免受到社會上的不良影響。

    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真、善、美的“德育場”,膠州市中小學采用多種形式,將德育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點點滴滴,在孩子心靈播下善良、愛心和寬容的種子,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滋潤心靈,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愛,既愛自己又愛身邊的人。

    “一個家庭能否做到源遠流長、薪火相傳,其關鍵性的因素就是這個家庭里面的家風相傳問題?!蹦z州市政協副主席趙遵路認為,在家風的傳承問題上,家庭和學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家校攜手,才能發揮出最大作用,讓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讓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人人爭上光榮榜

    “看,哥哥們在部隊獲得優秀士官稱號,還登上了光榮榜。你得好好學習,爭取德才優秀,到時候也上榜?!?月8日下午,王珠新村寧常儉帶著上小學的孫子,認真觀看大街兩側光榮榜上的典型事跡。

    家風既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它不僅使其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得以順利地成長,而且也使家庭之中的孩子在長大之后能夠順利地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蓖鹾衩氛J為。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將家風教育活動深入持久開展下去,膠萊街道在王珠新村打造了示范光榮街,讓“最美膠州人”“膠萊之星”“好媳婦”“好婆婆”“美德少年”等光榮上榜,用身邊的人教育和帶動周圍的人,讓村民們比學趕超,不斷提升文明水平。

    “光榮榜上預留的位置還有很多,每名村民都有機會上榜。”王珠新村黨委書記李志敏說,王珠新村共有1051戶,總人口有3480多人。目前,全村評選出80戶“五好文明家庭”、42名“好婆婆”、38名“好媳婦”、8名“優秀士兵”、15名“鄉賢”。

    李志敏在介紹好家風加油站。

    來自村民身邊的典型和優良家風一經展出,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不少村民駐足圍觀?!斑@都是村里公認的榜樣,人家做的好,就得踏踏實實地跟人家學啊?!贝迕駰钬竭呎f邊豎起了大拇指。

    “看到別人上了‘光榮榜’,自己沒上去,就會反思哪個地方做的不好,就會主動去改正,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提高。”李志敏認為。

    在王珠新村,村民向德向善不僅會獲得“登榜”的精神獎勵,還可以在“好家風”加油站換取所需的生活物品。

    “寧常欽拾金不昧,撿到外村一部手機并物歸原主,加5分”“遲增桂利用5積分兌換洗潔精一瓶”……在王珠新村“好家風”美德評議積分臺賬上,村民們的積分“收支”情況一目了然。

    李志敏介紹說,村里專門成立了由村干部、老黨員,以及威望高的村民等組成的美德評議會,根據村民日常行為進行動態積分,村民所得積分可在“好家風”加油站免費兌換查體大禮包、床品、米、面、油等;積分累計還與村民年終福利、享受上級政策和評先評優推薦掛鉤。

    王珠新村打造家風示范光榮榜。

    今年以來,膠萊街道緊緊圍繞“家”字做文章,以家庭為題、以家風破題、以家教立題,率先在王珠新村積極探索家庭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作用,家庭建設煥發出強大的內生動力。截至目前,累計創建“五好”“和諧”“最美”等各類具有時代特征、不同類型的特色家庭1000多戶。

    “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好家風撐起好社風

    “俺這兒媳就像小棉襖,有了好東西先給俺老兩口送來?!薄安瞬挥米约撼矗瑑鹤觾合碧焯焖??!薄八劬Σ淮蠛?,不能出門,每天晚上過來陪著說說話。”說起兒媳婦尹翠蓮,王珠新村村民楊丕忠贊不絕口。

    “父母把我拉扯大不容易,現在他們老了,身邊需要人了,我理應盡心盡力地照顧好他們,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沒有什么可說的。”尹翠蓮坦然地對記者說。

    今年4月份,膠州市發起了《關于開展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 打造平安膠州和諧膠州的倡議書》,膠萊街道率先探索家風培育新模式,轄區內的王珠新村也成為第一個試點村。

    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膠州市以家庭文明建設為抓手,發起“優良家風培育、典型選樹創建、傳統文化弘揚、環境品質清潔、素養技能提升”五項攻堅行動,廣泛開展“最美家庭”“美麗庭院示范戶”等評先創優活動,有效帶動了村風民風和社會風氣的不斷提升。

    以家風帶民風,以民風助村風,以村風促社風。在膠州,疫情防控、環境整治、鄉村綠化、重大活動、傳統節日……時刻都能看到廣大志愿者的身影。

    “父親常對我說,既然選擇了衛生健康事業,那么守護老百姓健康是職責,更是本分。”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膠州市衛生健康局醫政醫改藥政科的劉海洋,幾乎把家搬進了單位、社區,“五加二”、“白加黑”地靠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第一線。

    “‘敬業樂群、忠于職守’的家風,孫思邈‘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的箴言,讓我更加深刻體會到了醫務工作者肩上的責任。”劉海洋說。

    記者從膠州市志愿者聯合會了解到,膠州市志愿組織有3216個,像劉海洋一樣的注冊志愿者達15萬余人,志愿服務蔚然成風。志愿者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在全社會廣泛傳遞正能量,有效提高了市民的文明意識,并引領膠州市民逐漸成為弘揚好家風的參與者、踐行者。

    “只有家風正,才能社風清,建設全國文明城市的目的也就達到了。”膠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錦秀認為,“尚德膠州”建設是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要義,要以家庭文明建設為抓手,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培養好家風,讓好家風凝聚起向上向善力量,讓凡人善舉成為文明城市建設的“助推器”。

    如今,走進正在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膠州,大街小巷干凈整潔,城市交通井然有序,市民精神飽滿地工作和生活。膠州正從家庭著手,做好內外兼修,將家風培育內化為城市發展的基因,具化為每個市民的行動。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 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劉偉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