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是糧食作物生長的季節。在即墨區藍村街道古城村綠色高質高效項目攻關區,連片種植的玉米在秋日陽光照耀下綠油油的,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喜人景象。
“再過一個月,古城村1000畝攻關區玉米就可以收獲了。藍村街道作為即墨區玉米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鎮街之一,今年又是豐收年。”看著這一片綠油油的玉米地,即墨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梅亦兵笑著說,今年即墨區實施的20萬畝玉米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受益農戶共計26064戶,將帶動全區玉米種植水平全面提升。
示范帶動 質量興農
玉米是即墨區的兩大糧食作物之一,作為青島市糧食主產區,即墨區的糧食種植面積、產量分別穩定在114萬畝和42.5萬噸以上。隨著近年來當地玉米種植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玉米種植也從傳統種植向產業化發展轉變。
2021年,即墨區在移風店鎮、段泊嵐鎮、大信街道、藍村街道、靈山街道等糧食主產鎮街實施了玉米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其中攻關區1萬畝,示范區5萬畝,輻射帶動區14萬畝。預期項目區玉米畝產580公斤以上,總產量達11.4萬噸以上。通過示范區輻射帶動,全區玉米產量將大幅度提高。
經過多年的探索創新、示范推廣。目前,即墨區基本形成了一套以農業機械化為載體的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包括玉米品種合理搭配、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形成了玉米綠色高質高效模式,實現了玉米生產機械化、精準化、信息化,提升了資源配置水平和利用率。
下步,即墨區將繼續推進玉米綠色發展,以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為依托,示范推廣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推進規?;⒘挤N化、標準化、產業化、機械化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提升糧食發展質量效益,示范帶動全區糧食生產綠色高質高效發展。
節本高效 綠色惠農
“用無人機進行施肥撒藥,種了一輩子田還沒見過這么省工省力的方法,十分方便,對我們農戶有很大的好處?!奔茨珔^大信街道官路埠村種植大戶孫允高說,今年他播種了800畝玉米,之前需要10個人干一天,現在只用一臺機器一個人就能全部完成,節省了不少人工費。
“我們區玉米種植集成整地、播種、管理、收獲等各環節綠色節本高效技術?!奔茨珔^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修翠波說,他們總結出了“最優”種植品種、“最適”種植規模、“最佳”耕種模式、“最少”藥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綜合效益的綠色生產模式。
即墨區農業部門的技術人員還結合當地實際,指導玉米種植農戶示范開展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蟲綜合治理等關鍵技術,積極探索水肥一體化滴灌栽培技術,并示范推廣“玉米種管收全程機械化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
除了技術、模式創新,近年來,即墨區還以綠色發展為引領,圍繞“控肥增效、控藥減害、控水降耗、控膜減污、省工節本”,在創建區全面推行節肥、節藥、節水、節膜、節本技術,示范帶動全區種植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全區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0%以上,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40%以上。通過推廣使用單粒精播、病蟲害綠色統防統治、測土配方施肥等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對玉米種植進行精細化管理,提高了玉米單產,促進當地玉米面積穩定和產量穩定。
融合發展 合作助農
“我們以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為項目實施主體,大力推行統一水肥管理、統一病蟲防控、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機械作業。”修翠波說,即墨區基本實現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配套,玉米種植走出了一條“全過程”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新路子。
近年來,即墨區還積極探索應用“互聯網+”現代種植技術,發展“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新模式,開展農機全程托管和“互聯網+農機作業”等服務,提高生產組織化、標準化、信息化程度。
隨著玉米種植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基本完成,即墨區開啟了玉米“全鏈條”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推進訂單種植和產銷銜接,開啟訂單農業發展的新時代。據了解,當前,即墨區正大力推行“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等經營模式,實現了規模經營,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促進了農產品商品率的最大化,明顯增加了經濟效益,發展了農業技術推廣的新方式,有效地實現了小農業、大市場的有機聯系。
除了玉米綠色高質高效種植快速發展,近年來,即墨區還不斷強調糧食生產安全,高度認識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性、緊迫性,著力推進“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糧食三穩工作,不斷鞏固提升全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姜喆 實習記者 管益珺 通訊員 高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