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晚7點50分,在市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兒童收藥間,值班護士像往常一樣忙碌著。一位女患者在窗口前徘徊了5分鐘,突然塞進來10個寫滿字的紅包,隨后匆匆離去。正在埋頭收藥的護士竇琛發現后,連忙沖出去尋找女患者,但沒有找到。
“我們讀了紅包上寫的話,
很多人感動得都哭了,這是我們第一次收到這樣的紅包,能得到患者的肯定,工作再苦再累,我們覺得也值了。
這1000元我們不能收,請早報幫我們找到這位‘青島好病人’!”昨天,市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宋軍說。
除夕夜女患者塞進“紅包”
2月7日除夕的夜晚,已經是萬家團圓鞭炮齊鳴的時候,在市婦女兒童醫院的急診室里,卻仍是一片忙碌的景象,醫生忙著接診病人,而護士來往穿梭于上百名患者中輸液打針。此時,值班護士竇琛正在忙著收藥,突然一個身影在收藥室前一閃,從窗口塞進了一個白色紙包,竇琛一愣,打開紙包,一疊紅彤彤的紅包“跳”了出來,竇琛又是一愣,急忙攥著紅包從收藥室里小跑出來,跑進輸液大廳,卻再沒有發現那個身影……
昨天上午,當記者來到市婦女兒童醫院見到竇琛時,從事了8年護理工作的竇琛說,她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當天跟我一起值班的還有賈艷杰、劉曉婷、黃艷麗等10名護士,我是當天值班的小組長。”竇琛說,除夕夜10名護士和往常一樣忙著收藥、配藥、做皮試、打針、分診、留觀,護士賈艷杰懷孕4個月,挺著大肚子也來上班,大家一忙起來往往要干10個小時。
“事情發生在晚上7點多。后來,我又跑到了留觀室的通道,還是沒有找到人。因為兒童輸液大廳還有其他病人需要照料,就沒有再繼續尋找。”事后,竇琛才隱約記起來,當時窗口外面好像有位穿著黑衣服的女患者,她來回轉了四五分鐘,“我覺得應該是這位女患者留下的紅包。”竇琛隨后給護士長宋軍打電話,把收到紅包的情況上報醫院。
579個字看哭值班小護士
“每一個紅包上都寫了不一樣的感謝話,讀到這些暖心話后,我們每一個人心里都是酸酸的,有人扭過頭去都哭了。”竇琛和隨后趕來的同事一起翻看了紅包。女患者把一個紅包撕開,翻過來用白內皮包著這些紅包,共有10個,里面各有一張百元鈔票。
紅包上面的祝福話語共有579個字。其中一個紅包上寫道:“親愛的幾位夜班護士和醫生,我只是一個普通的患者。在今天這樣的夜晚,深切感受到你們的不易和犧牲,我打了兩個小時針,急切想回到家人身邊,你們也有家人孩子,卻要在這里守護我們。我以此十個紅包感謝你們,也表示我對你們的敬意。這是一個患者對你們付出的尊重和認可,請一定要收下。”
還有一個紅包上寫道:“親:第一次除夕沒能陪在家人身邊,雖只有兩個小時卻深深失落,不知你們這樣度過了幾個除夕?感謝你們的付出。春節快樂。”
“每一個紅包上的祝福話語都不一樣,都是那么質樸。”竇琛告訴記者,紅包上的話她們每個人都看了好幾遍,心里的暖流始終流淌著,“被患者這么深切地肯定,我們當天值班的醫生和護士都被感動了。”竇琛告訴記者,這份尊重和理解成了她們除夕夜最珍貴的禮物,很多護士眼睛都濕潤了。
“感覺就像是老朋友”
“到現在我們都不知道她是怎么一邊打點滴,一邊寫下這些話的。從她寫的字中,我們感受到她讀懂了我們醫護人員的付出和努力。”宋軍說。
宋軍告訴記者,除夕夜她們收治的患者有上百人,已經記不得送紅包患者的模樣。“我們僅僅是一面之緣,但是女患者的心里話,讓我們一下子感覺成了老朋友。紅包里的錢不能收,患者的心意,我們領了。”宋軍說,在她們的工作中,大部分患者和醫護人員都是互相理解的,偶爾有患者因為著急,沖著醫護人員發脾氣,她們也都是抱著理解的心態去接受。
竇琛說,當晚大家讀了這些祝福話后,都心存感激,然后繼續在各自崗位上忙碌。“既然選擇了護士這個職業,就意味著要救死扶傷,犧牲奉獻是第一位的。”竇琛說,當晚她和同事們更加細心地服務患者,正月初一凌晨1點多才各自回家。
現金還回去 “紅包”要留下
“這也是我從業33年來第一次遇到這樣感人的事情,感謝所有理解我們醫護人員的患者們。”昨晚7時許,記者電話聯系上了市婦女兒童醫院紀委書記王琳,她這樣對記者說。
“我們不會收這些紅包,我們要把錢還給患者。”王琳說,這些寫滿祝福話語的紅包,醫院準備留下作為紀念。“紅包上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是一種真情實感的表達,說明要實現我們醫患關系和諧并不難,需要醫生多付出,患者也要多理解。”王琳說。
“再次通過早報感謝這位好心的女患者,你的心意我們真心地接受,今后我們還將繼續努力。”昨晚,王琳說,他們已經通過醫院官方微博發布尋找信息,已經有5000多人點擊,希望這名患者可以聯系醫院。如果您就是這位留下紅包的患者,或者您是這位女士的親人、朋友,可以撥打記者手機18661788505,與我們取得聯系。如果您作為讀者,對除夕夜發生在急診室里的這件事有感觸,也可以發送短信與我們聯系。
鏈接
紅包祝福語摘錄
■你們辛苦了,除夕之夜的守護讓我覺得你們的可愛。
■親愛的,謝謝你們讓我們這些病人在除夕之夜有所依靠,謝謝你們的守護。
■親,這次生病醫治,讓我深切感受到你們的付出與辛苦,謝了。
■親愛的,謝謝你們在這樣的夜晚,沒能陪伴在家人身邊,卻在我們身邊守護照顧,春節快樂。
■親,新春之夜,因為有你們,滿廳的病人才心有所依,謝謝你們的付出。
■親,路上救護車在哇哇跑,醫院里有你們忙碌,謝謝你們在新春之夜,保我們平安。
■親,聽到有一位護士對另一位說“你去吃飯吧,我給你頂一會”,辛苦你們了,要注意身體。
■親,第一次除夕沒能陪在家人身邊,雖只有兩個小時卻深深失落,不知你們這樣度過了幾個除夕?感謝你們的付出。
記者手記
透過紅包我們檢視內心
“小李,趕緊去急診室,那邊剛送來一位急癥患者,這邊我來接手!”
“先別吃飯了,趕緊跟我一塊去上手術,抓緊時間!”
“張姐,你去值班室休息一會兒吧,看你眼睛紅的!”
在急診室里,這些都只是最普通不過的場景,日復一日地不斷上演,即便是除夕之夜,也并沒有什么特別的不同。這里有著一群20多歲的年輕女孩兒,年長一些的,已經是挺著4個月身孕的媽媽。她們各自忙碌著,因為患者太多,根本顧不上吃飯,顧不上休息……
而就是這樣一個醫院中再普通不過的場景,卻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被一位來輸液的女患者看在眼里,記在心中。
她的年紀或者可以做這些護士們的姐姐了,想想自己很快就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過團圓年了,而這些妹妹們……
每一個人都去過醫院,或許在醫院因為排隊太久而產生抱怨,或許因為護士給孩子扎針失誤而心生怨恨。這些小摩擦、小矛盾積累起來,就容易影響醫患關系。
試想,如果我們都可以和這位留下紅包、細心寫下暖人話語的女士一樣,能夠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那么原本的摩擦和矛盾自然會迎刃而解。
是的,當我們可以彼此理解、信任,醫患和諧就會隨之而來。
好在青島這樣一座愛心城總是在不經意間發生一些讓你我感動的 “小事”,它讓我們有了參照,可以更好地檢視自己的內心,讓我們多些包容,多些理解。就像一首流行歌曲里唱的那樣,“感動是一件很容易的小事,那只是一種很簡單愛的方式”。
事件回顧
昨天,當《青島早報》送到兩會現場駐地的時候,立即引起代表委員,尤其是醫療衛生界代表委員的關注。他們除了關注兩會報道之外,還關注了早報10版的一篇深度報道《誰給的“催淚紅包”》。“這件事非常好!醫護人員用自己辛勤的工作,換來了患者的理解、支持和肯定;弘揚了醫護人員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行業精神,贏得了市民的信任和社會的尊重。”市政協委員、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楊錫祥連連稱贊說。“這個‘催淚紅包’吹來的是一股春風。我要感謝這位患者。”市政協委員許晨說。市人大代表苗華艷手里拿著早報,看了又看,她激動地說:“我從醫30多年,第一次見到這種暖心的事情發生在醫護人員和病人患者之間,為這位患者點贊。”
■市政協委員 楊錫祥
感謝市民理解支持
作為市政協委員、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的楊錫祥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去年我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統一開展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準備利用3年的時間,通過改善環境、優化流程、提升質量、保障安全、促進醫患溝通、建立機制、科技支撐等措施,讓市民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提升醫療整體服務水平,讓市民感覺看病就醫有明顯改善,從而提高社會滿意度,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而在此行動中,廣大醫務人員弘揚了“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行業精神,以高尚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贏得人民群眾的理解、信任和社會的尊重。
“我們感謝市民對醫護人員的理解,這將化為我們提升醫療服務的動力,為更多的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我相信在‘催淚紅包’這件事的激勵下,醫患關系將更加和諧。”楊錫祥說。
■市人大代表 苗華艷
作為醫生心中感動
“從醫30多年,這是第一次見到這種事情發生,作為醫生,我感覺心里挺暖和。”市人大代表、三醫婦產科主任苗華艷告訴記者,她要給這名送紅包的患者點贊。苗華艷說,這名患者的舉動是對醫護工作者的尊重,那些留言讀起來很讓人感動。“和諧的醫患關系需要患者與醫生共同來維護。醫生和病人共同的敵人是‘疾病’,我認為,病人應該對醫生充分信任,因為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苗華艷說,醫務工作者在面對患者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這樣就可以避免矛盾激化。她舉例說,有的患者查出了身體個別部位有病變,但不愿意再進一步的檢查,出于職業的責任心,她一定要把病情給患者說仔細,避免貽誤病情。
“當然對于紅包,我是堅決抵制的,這是我從醫多年來堅持的原則。”苗華艷說,在行醫過程中,遇到送紅包的患者,她從來都是“頂”回去。碰到患者扔下紅包就離開的情況,苗華艷就在手術后再把紅包返還,或者直接打進患者的住院費里。
■市人大代表 周兆霞
醫護人員令人敬佩
“醫生太辛苦了,有的在手術臺上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他們的工作應該受到尊重。”市人大代表周兆霞說,她認為,這名患者之所以送這個 “催淚紅包”,是因為發自內心地感激。周兆霞說,市婦兒醫院的醫護人員也令人敬佩,他們在拿到這個紅包后,醫護人員沒有占為己有,而是通過多種方式要找到這名患者,把錢退回去。
對于外地發生的醫鬧事件,周兆霞認為,患者應該多理解醫生,沒有一個醫生想把患者的病治壞,所以出了事故應該和平協商,沒有必要用暴力手段。
■市人大代表 牟吉忠
打造和諧醫患關系
市人大代表牟吉忠表示,早報報道的“催淚紅包”的新聞,彰顯了患者家屬與醫護人員間的正能量。其實在島城的醫院中,有很多感人的事情發生,需要的是更多關注這些正能量的眼睛。
牟吉忠親眼看到過,醫護人員給生病的孩子打吊瓶,孩子本身血管就比較難找,生病后身體脫水,加上孩子哭鬧亂動,護士一針沒打好,再給孩子扎一針時,家長就已經心疼得臉色都變了。家屬因為孩子生病心情不好,一時不冷靜很容易發生誤會。牟吉忠認為,處理好醫患關系需要兩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兒科的投入,不僅僅是醫療器械和床位上的投入,還包括對兒科醫護人員培養上的投入,二孩政策放開后,會需要更多的兒科醫護人員;另一方面,主觀上,醫護人員要著重醫德醫風建設,對患者多幾句解釋,多幾個微笑,會減少不必要的誤會,讓自己的工作更順暢?;颊咭⒁庾陨硭刭|,將心比心,對醫護人員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共同打造“催淚紅包”式的醫患關系。
■市政協委員 許晨
“紅包”表達的情義無價
“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紅包,給醫患關系較為緊張的當下,吹來了一陣和諧的春風。”市政協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許晨聽聞女患者匿名給醫護人員送上10個、價值1000元的紅包事件后,非常感動,而且非常吃驚,“這真是患者發自內心對醫護人員的一種尊重和認可,這種感情是無價的,非??少F,非常難得,我為她鼓掌。”
許晨指出,在就醫時,患者本身就是弱者,渴望從醫護人員那里得到關愛,這種關愛除了精湛的醫術,還有情感上的關懷,哪怕是一句簡單的問候,對病情的緩解都是大有裨益的。“這名女患者一定是被醫護人員的某個細節所打動,才能做出這一感人之舉。”許晨說,當他看到各類患者傷害醫生或護士的報道時,總是非常寒心。“我想,如果有更多的人用實際行動去表達自己對醫護人員的感激感謝之情,醫患關系會越來越好。”
■市政協委員 亓蓉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今天早晨看到早報的這篇報道,感覺很溫馨,也體會到這個社會的醫患關系在好轉中。”市政協委員亓蓉也是衛生系統的工作人員,常年從事衛生監督工作,雖然并非在醫院的一線工作,但她一直關注醫療事業的發展。亓蓉說,紅包上面寫的溫馨話語她一字一句讀完,這種真實情感的表達,讓她意識到隨著社會的發展,醫患之間的理解和互助已經越來越趨于和諧。
亓蓉為 “催淚紅包”事件喝彩,她也希望能從更理性的角度去努力,助推這種溫馨事件的發展。醫生護士們的職業道德素養不斷提升,患者和家屬除了配合治療,還應該理性對待醫院的人滿為患等情況。“病人多、排長隊,醫生護士們也十分著急,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正是因為公眾的理解,醫護人員才一直堅守這個陣地。”亓蓉表示,醫患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不是單方面的醫療技術和服務輸出,“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才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這樣發展下去,大環境才能逐漸改善,實現醫患和諧的目標。
■市政協委員 王濤
醫患雙方互相尊重
市政協委員王濤也曾長期關注衛生行業,“溫馨的紅包事件發生在婦兒醫院急診室,我就說說孩子的事情,很多家長帶孩子看病,見不得孩子受罪,可排隊是個大麻煩,畢竟醫生護士數量有限,如果不理性的家長,就會鬧起矛盾來,可醫生們一點都沒閑著。”王濤分析說。
王濤表示,“催淚紅包”事件讓他很受觸動,醫生護士的辛苦換來病人和家屬的理解,這是社會意識進步的體現,也是雙方之間的互相尊重,這只是衛生行業中很多感人事件的縮影而已。王濤希望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病人把感謝送給醫生護士,醫生護士才能在高壓的工作中獲得慰藉,如果政府能夠多一些行動,繼續加強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設,讓醫療資源更加豐富、更加高級,經過這種量變和質變的過程,醫患之間發生矛盾的機會就會減少,市民也能獲得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催淚紅包”引出的“急診室故事”
除夕夜,目睹醫護人員忙前忙后顧不上吃飯的景象后,一位女患者在市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打完點滴,把10個寫滿祝福的紅包塞到收藥窗口后離去,紅包上的祝福讓護士們感動得流下眼淚。昨天,早報報道“催淚紅包”的故事后,引起了很多市民的關注,他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尋找
有位女患者問過一句話
除夕夜,值班的醫護人員收到這樣的“催淚紅包”,不光是她們,整個市婦女兒童醫院都很感動,“她的心意我們領了,但是紅包里的錢我們不能收。”連日來,醫院的官方微博在不斷地尋找,也通過早報來尋找這位“青島好病人”。
昨天上午,記者再次聯系了當晚見證事件的護士竇琛,請她再回憶一下當晚的情形。醫院為了避免成人和兒童打點滴時交叉感染,特意把婦產輸液室、兒童輸液室分開,中間就隔著兒童收藥間,竇琛就在兒童收藥間里工作。當天有上百名病號前來就診,護士們都很忙碌,竇琛低著頭收藥、配藥,偶爾抬頭從收藥間狹小的窗口看到外面的場景。
“我和同事們分析當晚的經過,認為那位女患者首先是在婦產輸液室內打的點滴,不然她也不會聽到護士們的對話,并得知有位護士太忙了,晚飯都沒來得及吃。女患者是打完點滴才到了收藥間,將紅包從兒童收藥間窗口塞進來的。”竇琛說。
“有位同事事后說,當晚她去婦產輸液室拔針時,曾經有位穿黑色棉衣的女子問過她,‘晚上你們有幾名醫護人員值班?’”竇琛告訴記者,平常這樣關心的話醫護人員聽到的并不多,所以同事記住了這句話。“當天,到婦產輸液室打點滴的病號有30多人,那位女患者打點滴用了近兩個小時,應該是在5點到7點半之間打的點滴。按照這些線索來推斷,當時詢問的那位女患者很可能就是紅包的主人。”竇琛分析說,不過因為晚上的病號比較多,同事沒有記住那位黑衣女子的相貌,“當時,我也只是隱約記得有位黑衣女子在收藥間外徘徊過,我看到的也只是她的背影。”
根據這些線索,記者找到了市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很可惜的是,因為時間過去有些長,醫院當晚的視頻資料找不到了。按照竇琛和同事們的回憶,事發是在除夕夜7點多,在急診科收費處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大家找到了一位女患者的登記信息,會不會是她呢?
記者撥打了女患者登記時留下的手機電話,電話那端傳來了“本機已經辦理了來電提醒服務”的聲音,記者先后多次撥打這個電話,直到昨晚10時截稿時,都無法打通。期間記者又給對方發去了3次短信,也沒有得到回應。
探訪
一句體諒話讓她差點落淚
急診注射室護士的日常工作環境什么樣?是什么讓這名女患者為護士送來 “催淚紅包”?昨日,記者來到醫院急診注射室現場采訪。
可能因為最近天氣變化的原因,醫院急診注射室的患兒特別多,幾乎每個患兒都有兩三位家長陪同,讓并不寬敞的走廊和注射室更顯擁擠。在家長們的焦急等待中,擴音器中不時傳出護士呼叫患兒姓名的聲音,立刻有家長抱起孩子快步走入注射室,給孩子打針。注射室中除了擁擠,還有孩子哇哇的哭叫聲。年齡幼小的孩子不愿意被按著打針,手腳亂蹬亂抓,拼命晃動著腦袋要從注射床上掙脫下來。沒有經驗的家長按不住孩子,急出一頭大汗,護士們只得騰出手來幫忙扶住孩子搖晃的小腦瓜,以便讓同事將針頭準確插進孩子頭部的靜脈血管。
懷孕護士特理解家長
28歲的金偉偉做護士已經是第6個年頭,與前些年不同,她現在是懷孕7個月的準媽媽。挺著大肚子的金偉偉,并沒有因為身體不便而放慢工作節奏。“我也要當媽媽了,特別能理解患兒家長的心情。”金偉偉告訴記者,她是4年前從401醫院調到市婦女兒童醫院的,因為面對患者不同,遇到的埋怨和不理解就更多一些。剛來兒童醫院的第3天,一名高燒男嬰哭鬧得特別厲害,原本注射好的頭皮針“鼓了”,孩子家長沖過來找到金偉偉,劈頭蓋臉將她數落了一頓,埋怨她針頭“沒插結實”。金偉偉二話沒說,趕緊跑過去給孩子重新注射。事后金偉偉感到很委屈,當著患者和同事她什么也沒說,后來趁著休息時間躲進休息室哭了一場。
一針沒扎好渾身冒汗
聽說新來的護士受了委屈,老護士李子超趕過來勸說,并用自己因患者誤解受埋怨的遭遇,勸導新護士“別往心里去”。
“我們每個護士被誤解埋怨的故事都有一籮筐。”在市婦女兒童醫院急診注射室工作18年的李子超告訴記者,兒童醫院的患者與普通醫院患者不同,孩子是家長們的心頭肉,一旦孩子在治療中出現一點小意外,都會被放大,有的患兒家長不問原由就將怒火發泄到醫護人員身上。“時間長了,我們對此都很理解,不會與患兒家長爭辯。”李子超說,她們會在埋怨聲中幫患兒重新注射、包扎。“不過不理智的患兒家長是少數,更多的還是體諒和安慰。”李子超告訴記者,護士如果因患兒亂動一針沒打好,自己就會緊張得渾身冒汗,大部分患兒家長會安慰護士:“沒事兒,換個地方再扎一針。”“將心比心,遇到這樣的家長我們心里也特別感動。”李子超說到這里,有些動情。
怕耽誤打針不敢喝水
“急診注射室護士人員有限,大家即便有事也盡量不請假。”金偉偉告訴記者,她家住在城陽,即便懷孕7個月也沒有因此請過假。每天清晨六點半就要從家里出發,乘坐公交車來醫院上班。丈夫曾多次勸說她在家保胎休息,想到醫院焦急等待打針的患兒,金偉偉堅持按時上下班。
“只要一上班就停不下來,經常遇到四五名患兒家長同時叫護士的情況。”金偉偉說,為減少上廁所的時間,她和同事們上班后都盡量少喝水或不喝水,到中午利用半小時午飯時間輪班休息。因為懷孕,體重增加,金偉偉忙活一上午就會出現腿腳腫痛,她經常不吃午飯,而是趁著這個時間到休息室將腳放到床上,讓腳放松一下。“前天有個患兒家長看到我挺著大肚子來回忙活,過來勸我別太勞累,注意休息。”金偉偉說,當時她心里一熱,眼淚差點掉下來。記者留意到,說到這里,金偉偉睜大眼睛,努力不讓眼眶中的淚水流下來。
反響
含著眼淚讀完報道
“今天,我是含著眼淚讀完這篇報道的,新聞中的醫生護士是好樣的,那位女患者是可敬的。”昨天,很多市民給記者打來電話,紛紛表達他們對“催淚紅包”的感受。
手機尾號為6101的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前年他去青大附院給母親做支架手術,“在做手術前,有不少朋友提醒說,做手術都需要給醫生塞紅包,這樣醫生會上心。我也準備了,結果人家醫生根本就不收,還說‘你放心,我們一定好好地做手術’,后面的手術做得確實很好。”
手機尾號為6970的劉先生說,去年11月份父親在市中心醫院住院,還記得是一個周末,醫生花了兩個小時做完心梗微創手術,出來的時候滿頭大汗。“我感動得想請醫生吃頓飯,沒想到醫生連忙拒絕,說這是他們應該做的。將心比心,我們患者家屬更應該理解醫生尊敬護士。”
手記
有一種醫患關系叫溫情
有一種心態叫理解,有一種幸福叫體諒,有一種情感叫包容,有一種醫患關系叫溫情。
昨日,記者在市婦女兒童醫院急診注射室與護士們交流中發現,她們對患者的責任和愛心似乎是這個職業與生俱來的,令人敬佩。其實細想下來,我們在醫院求診過程中,更多遇到的還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專業精神。護士們用自己的溫情感動了患者,引發“催淚紅包”的感人事件;患者也因自己的溫情打動了護士們,讓她們愿意用自己更多的付出,幫助患者重拾健康。這種溫情來自于醫患雙方——對患者關愛負責的醫護人員和對醫護信任理解的患者,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互動
請您幫忙尋找紅包主人
除夕夜“催淚紅包”的故事感動了很多醫護人員,讓我們一起來尋找那位紅包主人。如果您就是那位紅包主人,請聯系我們,說一說除夕夜哪些事情讓你感動。
新聞回放 >>>
除夕夜,晚7點50分,在市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兒童收藥間,值班護士像往常一樣忙碌著。一位女患者在窗口前徘徊了5分鐘,突然塞進來10個寫滿祝福的紅包,隨后匆匆離去。正在埋頭收藥的護士竇琛發現后,連忙沖出去尋找女患者,但沒有找到。
“我們讀了紅包上寫的話,很多人感動得哭了,這是我們第一次收到這樣的紅包,能得到患者的理解,工作再苦再累,我們覺得也值了。這1000元我們不能收,請早報幫我們找到這位‘青島好病人’!”市婦女兒童醫院急診科護士長宋軍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