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市大數據局獲悉,為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向縱深發展,市大數據局與海爾卡奧斯公司開展了青島公共數據服務平臺與“工賦青島”平臺對接,在保障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創新政企數據融合應用模式,為“工賦青島”平臺發展賦能。
記者獲悉,今年7月,青島市正式上線全國首個政企共建、市場化的綜合服務平臺——“工賦青島”企業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工業互聯網改造服務和政務服務,目前平臺已入駐3萬多家企業,一個龐大的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正在形成。在平臺運營過程中,運營方海爾卡奧斯公司發現,盡管供需對接很順暢,項目落地仍面臨重重困難。比如,有些入駐企業在平臺上找到了合適的轉型升級方案及產品,但資金短缺,想轉卻轉不了;有些企業在平臺上找到大宗原材料、標準件、電氣件等交易方,但不清楚交易對手信用情況,不敢貿然交易;有些平臺上企業存在資金需求,但大量的金融產品,讓企業不知從何下手。為此,海爾卡奧斯公司與海爾財務公司設計了中小企業信貸風控、交易對手信用風險判斷、金融產品智能匹配等服務,為入駐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精準、個性化的第三方信貸服務、信用評價服務和金融產品智能匹配服務,提升企業間信息透明度,加快企業獲貸速度,降低企業交易成本。這些服務都需要大量的企業工商、司法、稅務、社保、用電、行政處罰等公共數據作支撐,但部分數據較為敏感,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規章要求,不能“出門”。
公共數據的價值在于開發利用,目前數據安全技術比較成熟,政府部門數據開放態度也比較積極,青島市大數據局主動提出利用線上“數字實驗室”解決公共數據“不出門”的問題。線上“數字實驗室”是青島市面向社會各界提供的在線數據科學實驗平臺,有豐富的公共數據資源、數據分析工具和安全可信應用測試環境,可以在保障數據安全的情況下,向社會各界提供多場景需求的公共數據,產學研用各方都可以在這里開展數據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
依托線上“數字實驗室”,海爾卡奧斯公司、海爾財務公司利用隱私計算技術,以數據“可用不可見、可算不可識”方式,融合應用工商、稅務等15個領域、119個數據項、670萬條公共數據,以及“工賦青島”平臺自身數據,對平臺入駐企業進行精準畫像,將提供“千企千面”信貸服務和信用服務,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同時,為企業判斷交易對手風險提供參考。
政企數據融合應用非常復雜,線上‘數字實驗室’只是技術載體,主要難點在于線下的數據協調。線下,市大數據局組織稅務、自然資源和規劃、民政等部門與海爾卡奧斯、海爾財務公司進行了多輪溝通,確保數據使用遵循“目的明確、合法合規、最小夠用”原則,全力保障數據安全。
記者了解到,青島市大數據局正在與市民營經濟局、國信科技等單位探討推進惠企資金免申即享、行業數據挖掘分析等場景應用。下一步,將依托線上“數字實驗室”,在交通等領域挖掘更多政企數據融合應用場景,打造一套責任清晰、科學規范的新制度,蹚出一條政企數據有序融合、高效應用的新路子,推動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參與投資孵化數據創新應用項目,引導培育數據戰略咨詢、數據合規、數據運營、數據經紀等第三方服務機構,構建主體多元、富有活力的數據創新應用生態體系,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培育,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宋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