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21-2026年)的批復》。批復中提到,為落實國家戰略部署,支持城市重點區域開發,完善軌道交通網絡布局,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原則同意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建設2號線二期、5號線、6號線二期、7號線二期、8號線支線、9號線一期和15號線一期等7個項目,規劃期為2021-2026年。
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21-2026 年)示意圖
總投資980.7億元,線路規模139公里
據《青島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21~2026年)》,青島市軌道交通遠景年線網包括9條普線和10條快線,全長約872公里。規劃建設2號線二期、5號線、6號線二期、7號線二期、8號線支線、9號線一期、15號線一期等共7個項目,線路規模139公里。估算總投資980.7億元,其中資本金占40%,計392.3億元,由青島市、區兩級財政資金承擔;資本金以外的資金采用銀行貸款等多元化融資模式。
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共10條線路、總里程370.7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2號線二期起于既有2號線李村公園站,終于世博園站,長約8.9公里,均為地下線,項目投資67.7億元,建設工期為4年。5號線起于麥島站,終于云嶺路站,長約32.7公里,均為地下線,項目投資260.3億元,建設工期為5年。
6號線二期起于既有6號線辛屯路站,終于西海岸交通商務區青西站,長約14.7公里,均為地下線,項目投資83億元,建設工期為4年。
7號線二期(北段)起于既有7號線東郭莊站,終于營普路站,長約12.8公里,均為地下線;7號線二期(南段)起于既有7號線興國路站,終于滄口站,線路長約3.7公里,均為地下線。項目投資130.1億元,建設工期為4年。
8號線支線起于既有8號線大澗站,終于瀘州路站,長約18.8公里,均為地下線,項目投資114.9億元,建設工期為4年。9號線一期起于海西村站,終于供電所站,長約16.6公里,均為地下線,項目投資125.9億元,建設工期為5年。
15號線一期起于下王埠站,終于四方廠站,長約30.8公里,均為地下線,項目投資194.8億元,建設工期為5年。規劃建設智能維保中心1座,項目投資4億元。
多重保障,完善城市交通布局
近期建設項目由青島市政府組織實施,會制定相關政策并安排專項資金用于保證建設和保障正常運營,并結合城市開發進程,穩步推進項目建設,并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
在規劃實施過程中,青島市也會注重優化綜合交通銜接,提高公共交通整體效率和吸引力,著力提升軌道交通客流強度,并統籌協調軌道交通建設與周邊生態、環境及建設工程的關系,深入研究規劃線路選線問題。與此同時,將以專項規劃設計車站周邊土地利用和交通接駁,重點控制好車輛段和停車場建設用地,并積極探索利用土地開發保障城市軌道交通持續發展的途徑。
在主要技術標準方面,2號線二期、6號線二期、7號線二期、8號線支線與原線路設計標準一致,采用B型車;5號線、9號線一期、15號線一期均采用B型車6輛編組,其中5號線最高運行時速80公里,9號線一期最高運行時速100公里,15號線一期最高運行時速120公里。在規劃實施階段,支持采用全自動運行技術裝備,提高關鍵技術保障能力,進一步優化車型、速度等主要技術標準和運營組織方案,為發展預留空間。
據了解,在國家戰略部署下,青島基于現有的交通網絡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基本情況,并結合未來各城區發展需要,制定了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將進一步豐富城市現有的軌道交通網絡,為城市功能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的規劃建設基于完善的軌道網鋪設,可以有效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促進公共交通的發展,并提升線路運營速度和網絡服務水平。與此同時,依托交通的輻射帶動作用,可以加強了青島各區市之間的人口和經濟往來,帶動主要經濟區的發展。在未來發展中,軌道交通網絡也會與青島火車站、青島西站、青島北站、膠東新機場等交通樞紐緊密相連,以更加完善的交通網絡、更強勁的經濟脈動,促進人口、區域緊密相連,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賦能。
記者 竇衍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