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北京寺庫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寺庫)新增一條行政處罰,罰款金額80萬元。處罰事由是違法廣告法相關條款,主要系自營化妝品宣傳與產品功效不符,處罰單位為北京市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寺庫中國(SECOO)是全球最大奢侈品交流平臺之一,主要業務涉及奢侈品網上銷售、奢侈品鑒定和養護、奢侈品實體體驗會所等。在寺庫網官網可以看到,其售賣的品牌包括海藍之謎、嬌蘭、香奈兒、迪奧等。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寺庫本月第二次受到行政處罰。8月10日,該公司還因違反《關于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被罰款25.3萬元并予以警告。
兩年內被罰10次
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寺庫此次主要違法事實為,當事人在“寺庫奢侈品”手機軟件(APP)上發布過一款名為“Paul Mitchell寶美奇茶樹洗護套裝”的商品(包括一瓶洗發液和一瓶潤發乳),在該款商品詳情頁中載明“甄選澳洲茶樹葉修復受損發絲 告別毛躁 清新提神 減少脫發 撫平毛躁 滋潤柔順”等字樣,其中“減少脫發”為特殊用途化妝品的功效。
經查,上述商品均為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洗發液和潤發乳的進口化妝品衛生許可備案文號分別為國妝網備進字(京)2019000652、國妝網備進字(京)2019000656。當事人的行為構成了宣稱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具有特殊用途化妝品功效的行為。
截自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而該款商品頁面標注為自營,且上述內容為當事人自主發布。最終,北京市西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寺庫處以罰款8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寺庫首次被罰。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自2019年以來,與寺庫相關的行政處罰信息已達10條。其中,有三次處罰事由均是因違反了廣告法。
此外,涉及到化妝品相關的處罰,寺庫此前也有多起。例如去年7月,寺庫的一條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寺庫因擅自刪除了舉報人通過寺庫APP上傳的其在寺庫電商平臺購買的GUCCI/古馳復古金管新款絲緞唇膏/口紅的一星差評,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被罰款5萬元。
優質功效產品亮相創新展這三點值得警惕
今年以來,化妝品企業被罰的案例頻頻發生。此前,已有雅詩蘭黛、絲芙蘭、漢高等國際美妝巨頭“翻車”,而僅在8月份,目前已有寶潔、科蒂、林清軒等知名企業接連被罰。
綜合來看,上述企業被罰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其一,虛假宣傳。8月12日,科蒂商貿(上海)有限公司因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被罰款3萬元,并責令改正。此次,寺庫則因宣稱非特化妝品具有特殊用途化妝品功效,被罰款80萬元,與此前的化妝品品牌相比,其處罰的力度更大。
其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近日,信用中國官網發布對廣州寶潔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信息,行政處罰書指出,公司旗下產品“舒膚佳TM檸檬清新型香皂”的外包裝上,將沒有充分科學論證的“去除99%細菌”進行突出的標注。相關宣傳使當事人生產銷售“舒膚佳TM檸檬清新型香皂”和同類產品競爭時處于有利地位,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此舉也被相關部門罰款20萬人民幣。
其三,宣傳內容與備案提供功效檢測報告內容不符。月初,上海林清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對兩款產品的商品功能描述不準確,也被罰款5萬元。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林清軒山茶花時光修復潔面膏120g”“林清軒山茶花修復亮彩精華液30ml”兩款產品功能表述中,稱具有“修復肌膚”的功效。但上述產品的功效檢測報告只具有“修復皮膚屏障”的功效。“修復皮膚屏障”與“修復肌膚”并不能劃等號,因此被罰。
可以看到,無論是美妝品牌還是零售平臺,對于違法行為,監管都在“重拳出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