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基石,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微觀主體。近日,4000多家上市公司2021年上半年業績出爐。整體來看,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升,成為國民經濟穩中向好的重要力量。
A股上市公司2021年半年報披露收官,數據顯示,截至9月1日,共有4457家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半年報,其中,3245家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達72.81%。
已披露半年報的上市公司實現總營收30.55萬億元,同比增長26.21%,實現凈利潤2.76萬億元,同比增長43.29%。其中,第二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1%,環比增長13.23%。整體來看,A股上市公司保持了較高的業績增長和發展韌性。
從個股來看,上半年共有42家A股公司歸母凈利潤突破100億元,數量十分可觀。同時A股公司業績兩極分化明顯,上半年虧損超10億元的上市公司合計21家,連續兩年處于歷史高位,業績分化反映了經濟發展的結構性特征。
多行業延續高增長 上下游產業齊發力
從行業來看,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28個行業表現可圈可點。有些重點領域增速較快,用成績單展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
其中休閑服務、化工、鋼鐵等行業凈資產收益率大幅上升,均提升6個百分點以上。
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 陳靂:從行業看,化工、有色金屬、鋼鐵、汽車等傳統周期行業業績回暖明顯。比如有色行業方面,以金屬銅的漲價和業績表現最為顯著。金屬銅作為下游家電、汽車、基建等重點行業必需品,2021年上半年,多重因素導致大宗商品維持高位運行,加之“碳中和”目標等因素共同推動銅價上升。
上游企業表現良好,下游產業增速明顯。新能源產業鏈上市公司業績增幅位于A股所有上市公司前列。
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 陳靂:上下游同頻共“增”,表明經濟的內生動能逐步增強,這與統計局數據結論一致。上半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9%,比一季度上升了4.9個百分點。
硬科技助力高增長 科創板業績持續領跑
隨著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完畢,上海證券交易所也公布了科創板的整體業績報告。報告顯示,科創板公司利潤大幅增長,業績明顯優于主板。龍頭公司引領A股,專精特新“小巨人”潛力可期。
上交所披露,2021年上半年,科創板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3040.50億元,凈利潤433.19億元,同比增長55.14%和105.24%。超九成公司實現營收增長,56家公司實現營收翻番,兩成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
在科創板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條件下,先后有19家上市時未盈利企業、4家紅籌企業、2家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和1家發行存托憑證企業成功上市。2021年上半年,這些企業整體營收增幅達到56.82%,發展勢頭良好。
科創板作為科技創新型企業聚集地,截至目前共有95家上市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行業。這些企業2021年上半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47.89億元,同比增長51%。合計研發投入金額達到32.88億元,同比增長49%,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的平均值為14%,為加快我國產業鏈補短板、鍛長板、填空白提供了有力支撐。
創新發展增速 近九成創業板公司盈利
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實施一周年之際,創業板上市公司也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的半年報答卷。
截至2021年8月3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1014家上半年經營數據出爐,創業板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17萬億元,同比增長33.57%,合計凈利潤總額1127億元,同比增長33.56%,其中880家實現盈利,占比達86.79%。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 劉劍蕾:深交所的數據來看,2021年上半年創業板公司業績快速增長,龍頭企業表現亮眼,戰略新興產業增長強勁,注冊制下新上市公司業績穩定,深交所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能力進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上半年,創業板多元化上市條件效果顯現,首發募集資金527.29億元,同比增長231.07%。另外,創業板上市公司實施再融資102家次,同比增長251.72%。募集資金1112.23億元,同比增長336.82%。
兩市三季報預喜公司23家 占比超九成
昨天(2日),記者從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獲悉,共有3756家上市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占披露半年報公司總數的87.41%,與去年相比數量增長超過40%,共計約3688家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出席為投資者釋疑解惑。隨著中報的披露完畢,上市公司三季報預告也隨之發布。截至9月1日,兩市共有25家公司發布了三季報預告,23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超九成。從業績預喜的公司行業分布來看,材料、醫療保健等占比較高。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