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青島啤酒、海爾智家、青島港依次位列熱度榜前三位,半年報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熱點內容。截至8月28日,青島上市公司中已有39家發布了2021年半年報,報告盈利的公司占比超過八成,青島啤酒、青島港上半年凈利潤超過20億元。青島啤酒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0.22%,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創歷史新高。
總市值與上周持平 高測股份創新高
滬深兩市本周重新反彈向上,滬指重回3500點上方其中上證指數周上漲2.77%,深證成指上漲1.29%,創業板指上漲2.01%。有機硅、鋰電池、工業母機、光伏概念、船舶運輸、天然氣等板塊漲幅領先,日用化工、航空、鴻蒙概念、小米概念等板塊跌幅領先。山西證券指出,從往年9至10月服務行業消費旺季表現來看,相關服務業消費股有望迎來反彈。短期看,A股相關題材或已見底。長期來看,A股整體估值仍然處于低位,科技行業持續維持高增速預期。
青島52家A股上市公司,近六成實現股價上漲。高測股份、國林科技、東方鐵塔、德固特、新華錦漲幅領先,其中高測股份和國林科技上漲超過20%,下跌最多的分別是日辰股份、海爾生物、海泰新光。8月27日,高測股份收盤價為65.50元,盤中股價最高觸及68.09元,股價創出歷史新高,近一年公司股價累計上漲113.77%,成為資本市場青島板塊年內漲幅第2的上市公司,漲幅最大的是德固特,漲幅高達349.82%。據高測股份2021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報告,其產品主要應用于光伏行業硅片制造環節,目前其正持續研發新品,推進金剛線切割技術在光伏硅材料、半導體硅材料、藍寶石材料、磁性材料等更多高硬脆材料加工領域的產業化應用。業內人士表示,高測股份股價上漲主要受光伏板塊利好影響,與本周大漲的有機硅概念關系并不大。因為有機硅主要應用于密封、粘合、潤滑等方面,與半導體硅片并沒有關系。
同花順顯示,截至8月27日收盤,青島境內53家上市公司市值合計8040億元。總市值較8月20日收盤8036億元僅增加4億元。市值前十名與上周保持一致,分別為海爾智家、青島啤酒、海爾生物、青島港、特銳德、賽輪輪胎、青農商行、青島銀行、森麒麟、海信視像。市值漲幅靠前的是青島啤酒、特銳德、高測股份,分別增長33.70億元、29.97億元、21.90。市值跌幅最大的是海爾智家,減少58.09億元。
本周,青島境內53家上市公司成交總額為410億元,比上周減少49億元,成交量繼續縮小。其中,周交易額超過10億元的為11家,分別為青島中程、特銳德、青島啤酒、海爾智家、東軟載波、高測股份、國林科技、海爾生物、東方鐵塔、天能重工、漢纜股份。周換手率超過20%的公司高達16家,國林科技、德固特、海泰科等3家公司換手率超過50%?;莩黔h保、中創物流連續4天跑贏大盤,上漲態勢較好。
5家上市青企研發投入過億元
截至8月28日,青島上市公司已有39家發布了2021年半年報,報告盈利的公司占比超過八成。本周披露半年報的上市青企共有27家,其中24家上半年實現盈利。
從盈利情況來看,半年報顯示凈利潤超過20億元的青島上市公司共有2家。青島啤酒上半年加快推進產能優化和產品結構升級,上半年實現產品銷量476.9萬千升,同比增長8.2%,營業收入182.9億元,同比增長16.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16億元,同比增長30.22%,交出了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創歷史新高的“年中答卷”。上半年實現“雙增長”的還有青島港,貨物吞吐量達到2.87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66萬標準箱,實現營業收入79.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6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6%,實現業務量和經營業績雙增長。
據半年報數據,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100%的公司有海聯金匯、海爾生物、青達環保、高測股份、華仁藥業等5家,其中海聯金匯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最大,上半年凈利潤1.55億元,同比增長480.20%。研究表明,研發投入和企業長期增長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研發投入多有利于穩固企業的“護城河”,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上半年,共有5家青島上市公司研發費用過億元,分別為漢纜股份、鼎信通訊、國恩股份、克勞斯、青島雙星。其中,漢纜股份研發投入最多,高達2.11億元。
此外,半年報顯示,克勞斯、鼎信通訊、青島中程等4家公司上半年出現虧損。其中,克勞斯上半年營業收入約42.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虧損約1.76億元,為目前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虧損最多的上市青企。值得注意的是,克勞斯研發投入超過1.24億元。
“新生軍”表現優秀 9家年內上市青企全部盈利
本周,共有7家今年新上市企業發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加上此前已經發布半年報的冠中生態和德固特,“新生軍”已經全部交出上市后的首份成績單。據半年報顯示,9家新上市企業全部盈利,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374.25萬元至1.88億元之間。
“新生軍”中,盈利表現最好是百洋醫藥,上半年營業收入33.46億元,同比增長37.7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88億元,同比增長68.16%。企查查顯示,百洋醫藥于今年6月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主營業務是為醫藥產品生產企業提供營銷綜合服務,包括提供醫藥產品的品牌運營、批發配送及零售業務,其中品牌運營是百洋醫藥的核心業務。半年報顯示,百洋醫藥核心業務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021年上半年品牌運營業務收入12.95億元,同比增長43.17%。值得關注的是,在深耕健康品牌商業化平臺的同時,百洋醫藥還將觸手延伸至功效型化妝品這一黃金賽道,實現業務協同發展。
專家分析,今年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基本面向好,特別是在減稅降費等利好政策下,經濟活躍度增強,市場逐步回暖,由此帶動企業盈利能力增強。此外,由于去年部分企業受疫情影響,業績基準較低,使得今年以來多數企業盈利增速較為明顯。從上市公司所屬行業來看,業績報告凈利潤較多青島上市公司主要在食品飲料、交通物流、金融業、醫療行業。
展望下半年,光大證券分析師認為,國內經濟增長仍然將保持較強韌性,出口相關業務鏈仍將保持高景氣,基建也有望在專項債加速發行的推動之下逐步恢復。同時,也有機構表達了謹慎的觀點,全球疫情和經濟復蘇仍有不確定性,國內經濟恢復仍不平衡。
記者 隋淼 趙震
制圖 王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