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夜晚,第16屆夏季殘奧會終于拉開帷幕,開啟了一場全世界殘奧運動員努力拼搏、超越自我的盛會,也為人類開展全面合作、應對疫情挑戰注入信心和希望。
在全球總人口中,殘疾人占比約15%,他們是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本國還是全球殘疾人事業,中國始終加以呵護,促其發展。本屆殘奧會,中國派出總人數為437人的代表團,其中運動員251人。平均年齡為27.5歲的中國殘奧選手們將參加20個大項、341個小項的角逐,這是我國參加境外殘奧會參賽大項最多的一屆。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設施的的科技元素愈加增多,殘疾人運動員也能像正常運動一樣,馳騁賽場,碳纖維這種新型材料便成了重要擔當。碳纖維是一種堅固、輕質的材料,無論是在短跑、垂直舉重還是跳遠中,都能給運動員提供幫助。比如:截肢運動員使用輕巧、有彈性和緊湊的假肢或跑步“刀鋒”來代替小腿和腳踝;田徑輪椅越來越多地使用碳纖維技術,使其更輕、更穩定。
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3.4萬家碳纖維相關企業。從成立時間來看,近6成企業成立于5年內。從注冊資本來看,注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占比為34.2%。
從區域分布來看,近4成碳纖維相關企業集中在江蘇、廣東、山東三省,其三地企業數量分別為5,230家、4338家、3876家。
從專利分布來看,發明專利占據主要位置,占專利總數的55.7%,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分別占專利總數的40.6%和3.7%。
另據天眼查不完全統計,自2009以來,碳纖維市場共發生13起融資事件,融資輪次以A輪為主,行業主要涉及先進制造、汽車等領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