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北京交通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鰲角石村,在實踐中助力鄉村振興!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響應習主席的號召,深入基層、奉獻基層,在親身參與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富村謀發展,筑夢立新功”暑期社會實踐團攜手北京大學、山東大學、沈陽師范大學等高校走進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鰲角石村,在實踐中助力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2021年7月10日,實踐團正式成立,實踐團組成成員共15名,其中6位來自北交經管分院團委組織部,5位來自北交經管分院團委辦公室,4位來自北交經管分院實踐育人中心。實踐團經過線上實踐與方案研討,并與各地村委會進行商議,決定同時利用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通過進行支教、贈書捐衣等方式來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7月20日,實踐團創立了“‘富村謀發展,筑夢立新功’暑期社會實踐團”抖音宣傳號與“又木軒”微信公眾號。緊接著, “BJTU經管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微博運營號也成功創建,并發布了第一篇自我介紹。截至8月15日,實踐團共展開了4次線下會議與線上視頻會議,每一次會議都制定了階段性目標以及任務,確保實踐活動線上線下的正常開展。

    8月18日上午,實踐團到達了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鰲角石村,正式開展線下部分的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受到了村兩委的干部們的熱情迎接,在與村黨支部委員們進行訪談的過程中,也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當地的文化與歷史。

    據介紹,鰲角石村位于鰲山衛街道天柱山北麓,全村共有546戶,1990人,耕地面積1320畝。村莊先后被授予山東省村鎮建設明星村、青島市先進黨支部、青島市文明單位標兵、青島市小康示范村、青島市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鰲角石村圍繞茶葉做文章,走出了一條富有地方特色的發展之路。1998年以來,村莊先后投資460萬元,興建了鰲福茶場。經過多年的發展,鰲角石600畝茶園被農業部認定為無公害茶葉種植基地。為把茶葉產業做大做強,在黨工委、辦事處的指導、支持下,村莊先后成立了青島鰲福高效農業合作社和青島金天柱山綠茶專業合作社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青島鰲福茶廠、青島新鰲茶葉有限公司和青島鰲海灣茶葉有限公司3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注冊了鰲福綠茶、鰲山綠茶和鰲角石綠茶3個農字牌商標,其中鰲福茶場注冊的“鰲?!迸凭G茶,被認定為綠色食品AA級產品,通過了國家有機食品認證和國家QS標志認證。

    通過實踐團成員們的走訪調研,發現鰲山衛黨工委、辦事處依托天柱山登山旅游的優勢,將鰲角石村茶葉種植與鄉村旅游業有機結合,推出了以鰲角石茶葉觀光園為中心的“茶鄉風情游”線路。發展培植了金桂山莊、天水山莊、鰲福酒家等特色農家宴飯店,推出了茶葉宴、茶葉水餃等特色小吃,將茶產品作為旅游產品的一部分,大大豐富了鄉村旅游的內涵。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村莊實現了“硬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的“五化”標準。同時,村莊還加大投入用于自來水改造、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文化大院建設等民生工程。把村南以“石鰲”為中心的3500平方米的空地,建設成配有音樂噴泉、達國際標準的籃球場以及群眾健身設施的高檔次的休閑文化活動廣場,為群眾建設休閑提供了場所。

    然而不論村莊怎么建設,綠色發展的理念一以貫之,矗立在村莊道路兩旁的千棵水杉樹,見證著綠水青山怎樣一步步變成金山銀山。眼下,村莊已經發展了茶葉、梅花、苗木、農旅四大支柱產業,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兩萬六千元錢,實現了村民富、村莊美的雙收獲。

    在村干部的幫助下,實踐團成員們與鰲角石村部分高中學生進行會面,分別向同學們介紹了各自專業的基本情況,以及大學前各階段學習生活的規劃與目標,回答了許多學習與生活上的問題,學生們都表示受益匪淺。分別時,大家相互添加了微信,建立了微信互助群以進行持續有效的幫助。

    實踐接近尾聲,大家漫步在鄉間小路上,重走曾經的脫貧致富之路,感悟著鰲角石村人埋頭實干的愚公精神。誰曾想曾經溝深田薄的鰲角石村,在鰲角石人毅然振臂喊出的“不靠天、不靠地,我們靠自己!”口號的帶領下,在山嶺中開辟千畝良田,修建2000余米長的“紅旗渠”等水利灌溉系統;用手提肩扛打贏了根治椒樹溝、獻禮平塘和噸良田多場硬戰。黨員群眾們充分發揚愚公精神,移山、治水、建紅旗渠,以“柱石擎天、初心永恒,堅若磐石”“甘做百姓鋪路石”的精神,將鰲角石村建設成為齊魯鄉村振興樣板打卡地,實現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建設美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是我們的共同目標。北京交通大學“富村謀發展,筑夢立新功”社會實踐團前往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鰲角石村的實地調研與實踐,通過政策宣講、走訪調查等多種形式為鰲角石村鄉村振興獻力獻智,助力全村人奔跑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實踐過程中,團內成員積極融入村民生活,由此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鄉村振興的內涵,我們會繼續努力,希望能為鰲角石村帶來切實有利的影響,為發展中的鄉村注入新鮮的活力。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門國鋒 實習記者 管益珺 通訊員 張鑫帥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