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全面深入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幫助兒童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平穩過渡,昨日,青島市教育局出臺了《青島市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實驗方案》。根據要求,將大班下學期設置為入學準備期,將一年級上學期設置為入學適應期。此外,校外機構不得對學齡前兒童違規進行培訓,不得進行小學課程教育。
建立幼小銜接長效機制
為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有效銜接,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提出有效銜接的任務要求,并將2021-2022學年度作為實驗階段,2022年秋季學期起各省市全面推行。山東省教育廳印發了《山東省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實施方案》,對全省幼小銜接工作進行了部署,青島市被山東省教育廳確立為“山東省幼小銜接實驗區”,以全市域作為幼小銜接實驗對象。
根據規劃,2021年8月底前將遴選示范區、示范園(校),建立園校合作機制;組建市級專家團隊;制定幼小銜接專項培訓方案,對幼兒園教師、小學教師分別開展科學幼小銜接培訓;各區市建立聯合教研機制。從今年9月份開始到2022年6月,全市幼兒園及小學開展入學準備教育和入學適應教育,同時開發相應課程,實施家園校共育,幼兒園與小學在課程、教學和教研等方面開展研究合作。從2022年7月開始,將全面總結全市及示范區、示范園(校)的實驗成果,總結推廣經驗做法,完善幼小科學銜接機制,深入實施幼小科學銜接。
入學適應課程每周不少于一課時
幼小銜接主要從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小學入學適應教育、幼小聯合教研、家園校共育、專項治理
五個方面共同行動,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根據要求,將大班下學期設置為入學準備期,優化一日活動安排,開發主題課程,防止和糾正將小學環境、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簡單復制到幼兒園的錯誤做法。將一年級上學期設置為入學適應期,地方課程、學校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主要用于組織開展入學適應活動,確保每周不少于1課時,教育方式主動向幼兒園銜接。
此外,青島市將建立幼小協同的聯合教研制度,定期開展專題聯合教研。以幼兒園或學前教育聯盟體為單位與當地小學建立教研共同體,共同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形成課程內容及能力要求的有效銜接。同時將科學幼小銜接內容分別納入家園共育、家校共育的重要內容,宣傳幼小銜接的科學理念和正確做法,化解家長的壓力和焦慮。
將科學幼小銜接內容分別納入家園共育、家校共育的重要內容,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三長”見面會、家長開放日等途徑,了解家長在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方面的困惑問題及意見建議,講解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發展規律,宣傳幼小銜接的科學理念和正確做法,以向家長“述職”方式展示幼兒園及小學在推進科學幼小銜接方面采取的具體措施及成效,幫助家長認識過度強化知識儲備、提前學習小學課程內容的危害,指導家長做好兒童入學前暑假期間的活動安排,爭取家長對幼小銜接的配合與支持。組織小學一年級教師及一年級學生家長與在園幼兒家長進行交流對話,分享成功經驗,糾正錯誤做法,增強說服力和針對性,化解家長的壓力和焦慮。
此外,區市教育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加大對校外培訓機構、小學、幼兒園違反教育規律行為的治理力度。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內容,不得布置讀寫算家庭作業,不得設置學前班,不得組織考試測驗,存在以上行為的,追究園長和有關教師責任。小學不得非“零起點”教學,不得組織入學測試,不得將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納入招生條件,存在以上行為的,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責任。校外機構不得對學齡前兒童違規進行培訓,不得進行小學課程教育,存在以上行為的,嚴肅查處并列入黑名單,按照有關規定實施聯合懲戒。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國瑾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