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
近幾年暑假,島城的幼小銜接班十分火爆。市區部分小學對一年級新生上銜接班的情況進行過統計,上過的比例高達60%~80%,幼小銜接幾乎成了新生入學的“必修課”。針對這種現象,8月19日,市教育局印發《青島市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實驗方案》并進行政策解讀,青島將主要從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小學入學適應教育、幼小聯合教研、家園校共育、專項治理五個方面共同行動,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切實做好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科學銜接工作。
■舉措
大班下學期為入學準備期
一年級上學期為適應期
青島市幼小銜接實驗的實施步驟分為準備階段、實驗階段、總結提升階段。實驗階段從2021年9月到2022年6月,全市幼兒園及小學開展入學準備教育和入學適應教育,開發相應課程,實施家園校共育,幼兒園與小學在課程、教學和教研等方面開展研究合作。
幼兒園要開展入學準備教育,將大班下學期設置為入學準備期,優化一日活動安排,適當增加每周集體教學活動的數量和單次時長,適當縮短午睡時間,增加小組式、探究式、體驗式活動安排,提高兒童生活自理能力。開發幼兒園入學準備期主題課程,幫助兒童做好身心、生活、社會和學習等各方面的入學準備。
小學開展入學適應教育,落實零起點教學工作的要求,合理安排內容梯度,防止和糾正超標教學、盲目追趕進度的錯誤做法。將一年級上學期設置為入學適應期,設置過渡性活動課程,確保每周不少于1課時。教育方式主動向幼兒園銜接,強化游戲化、生活化、綜合化教育方式和探究性、體驗式學習。
幼兒園和小學開展聯合教研,建立幼小協同的聯合教研制度,定期開展專題聯合教研。以幼兒園或學前教育聯盟體為單位與當地小學建立教研共同體,共同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形成課程內容及能力要求的有效銜接。
深入開展家園校共育。幼兒園和學校應宣傳幼小銜接的科學理念和正確做法,以向家長“述職”方式展示幼兒園及小學在推進科學幼小銜接方面采取的具體措施及成效,幫助家長認識過度強化知識儲備、提前學習小學課程內容的危害,化解家長的壓力和焦慮。
大力開展專項治理。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內容,不得布置讀寫算家庭作業,不得設置學前班,不得組織考試測驗。小學不得非“零起點”教學,不得組織入學測試,不得將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納入招生條件。校外機構不得對學齡前兒童違規進行培訓,不得進行小學課程教育。
■現狀
上幼小銜接班幾成“剛需”
3000元算是“起步價”
記者采訪了解到,每年都有大批孩子在幼升小階段上幼小銜接班,有的孩子甚至大班下學期就不在幼兒園里上了,專門出去上幼小銜接班。特別是每年暑假,很多類型的“幼小銜接”輔導班開班,不少輔導班推出小班制教學,深受家長歡迎,甚至出現“一班難求”的現象。
市北區一名家長周女士表示,今年暑假期間她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班,主要讓孩子提前適應了小學節奏,學著自己吃飯,多拿筆寫字,課堂上能坐得住?!吧狭诵W就有作業了,若不提前練習寫字,上了小學做作業會很慢?!敝芘空f。
家長們普遍反映,銜接班的課程設置與小學基本一致,孩子們在幼小銜接班主要學習拼音、識字、數學加減法、閱讀、寫字等內容,體育、美術等課程也被列入課表。但由于青島對“提前授課”情況的整治力度較大,不少銜接班會用校外繪本來取代小學課本。此外,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幼小銜接已漸漸成為“剛需”,銜接班的價格也不菲,暑假班一般為6周,每周上5天課,3000元基本算是“起步價”,價格貴的近9000元,而這還僅是學費,如果加上餐費、校車費等,輕松破萬。
■經驗
是否適合因人而異
“優勢”并不持久
幼小銜接班究竟有沒有必要上?市北區一所小學班主任辛老師介紹,“上過銜接班的孩子有的把拼音全學完了,有的把20以內的加減法學完了。這些孩子因為很多知識已經學過了,有部分上課注意力明顯不夠集中。”辛老師介紹,小學知識更應該引導孩子探究得出答案的過程,而不是只知道結果。但很多上過銜接班的孩子,只知道答案,卻不知道為什么是這個答案?!昂芏嗌线^銜接班的孩子在一年級上學期優勢比較明顯,但后期下降也很快”,辛老師表示,她比較排斥幼小銜接班,并且曾經作為家長也試聽過幼小銜接班,但她發現有些老師講的內容不對,恐怕會對孩子產生誤導。
“當時班里對上過銜接班的孩子進行統計,一共只有3個孩子沒上過,我們就是其中之一?!毙晾蠋熃榻B,當時孩子在一年級上學期確實不占優勢,但孩子的上課注意力很集中,下學期很快趕了上去?!捌鋵嵣喜簧香暯影嘁蛉硕?上過銜接班的孩子剛入學確實優勢明顯,對孩子自信心也是一種激勵。但我的孩子心態比較好,所以沒上銜接班也能很快適應”。辛老師告訴記者,從往年孩子們的表現來看,孩子進入二三年級后,上銜接班的“優勢”就幾乎完全消失了。
記者隨機采訪了市南、市北、李滄幾所小學,發現近幾年一年級新生上過銜接班的比例大約在60%至80%。
在教育部印發的《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和《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中提到,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對各種能力的要求差異較大。此次青島印發《青島市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實驗方案》,不少教育人士認為很有必要,有利于科學地指導幼小銜接,避免孩子在校外不專業的機構受到錯誤引導?!耙恍┬M鈾C構過分夸大幼小銜接的作用,加大了家長的焦慮感。但其實校外機構魚龍混雜,很多老師不專業,幼小銜接重點是關注習慣養成。此次由市教育局牽頭,科學制定幼小銜接方案,既可以讓孩子受到更專業的入學銜接,也能減輕家長的負擔,緩解家長的焦慮心?!笔斜眳^一所小學的楊校長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