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 《中國證券報》21日刊發文章《半年報披露 銀行理財公司凈值化轉型提速》。文章稱,上市銀行半年報漸次披露,多家銀行發布上半年理財業務運行情況。截至8月20日,已披露業績的招銀理財、平安理財、南銀理財和寧銀理財四家理財公司上半年合計實現凈利潤28.29億元。
截至上半年末,多家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占比已超過80%。專家認為,銀行理財正在按既定安排有序進行整改,預計大多數銀行可在資管新規過渡期內完成整改。
(資料圖,新華社發)
多家公司管理產品規模過萬億元
從管理產品規模來看,截至6月末,招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余額2.6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76%。除此之外,盡管半年報尚未披露,光大理財和交銀理財于日前宣布,其管理的理財產品規模均已突破萬億大關。
已有四家銀行半年報披露了理財公司上半年經營情況。具體來看,上半年,招銀理財實現營業收入23.51億元,實現凈利潤15.57億元;平安理財實現營業收入12.69億元,凈利潤為8.20億元;南銀理財實現營業收入3.74億元,凈利潤為2.79億元;寧銀理財實現凈利潤1.7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理財業務的穩健發展也帶動了多家銀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取得較好增長。例如,招商銀行上半年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206.12億元,同比增長33.60%,主要得益于零售理財銷售規模增長較好。
凈值型產品占比提升
今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收官之年,多家銀行在半年報中公布了凈值化轉型的最新進展。
具體來看,招銀理財在改造和壓退老產品的同時增加新產品供應,截至報告期末,新產品余額為2.1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8.31%,占理財產品余額的80.68%,較上年末提高12.92個百分點。截至報告期末,平安銀行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凈值型產品規模為6172.3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3.2%。
城商行理財公司方面,截至報告期末,南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總規模為2895.39億元,其中凈值型產品存續規模2798.5億元,占理財總規模的比例為96.6%;寧銀理財管理的理財產品余額為2831億元,其中凈值型產品規模為2335億元,占比78.9%,較上年末上升10.1%。
從全行業來看,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日前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半年報告(2021年上)》顯示,截至6月底,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25.80萬億元,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20.39萬億元,占比近八成,同比提高23.90個百分點。同時,保本型產品持續壓降,截至6月底存續余額為0.15萬億元,同比減少90.68%。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總體而言,銀行理財正在按既定安排有序進行整改,預計大多數銀行可以在過渡期內完成整改。對少數存量資產可能因為期限過長等特殊因素難以在過渡期內處置完畢的,可向監管部門提出申請,納入個案專項處置。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完善制度辦法,繼續加強和改進對理財業務的監管,如進一步細化信息披露、業績比較基準等要求。(完)
來源:新華社
請輸入驗證碼